隨著報稅季來臨,大家紛紛開始計算今年該繳納的稅額,同時也思考有哪些方法能幫自己節稅;
尤其對於那些高所得的大企業與富豪來說,節稅更是他們每年必做的課題,能藉此省下數千萬到數億不等的稅款。
股神巴菲特就曾於 2007 年表示,自己的稅率遠比他的員工低。
2006 年的收入達 4,600 萬美元的巴菲特在沒有違法逃稅的情況下,僅需繳納 17.7% 的所得稅;
相較之下,他的秘書收入只有 6 萬美元,卻必須繳納高達 30% 的所得稅,可以看出節稅與否的差別有多大!(順帶一提,巴菲特當年的辦公室員工平均稅率為 32.9%)
一般正規的避稅方法有以下幾種(僅列舉數項作為說明):
- 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稅法:在眾多稅法中,選擇僅需繳納最少金額的稅法進行納稅。
- 增加減免額:夫妻是否合併報稅、慈善捐款…等等,都能增加減免納稅額度。
- 延後所得時間:例如今年賣出的不動產,等到明年再過戶登記,讓收入延遲到明年才記入。
- ……
不過有許多富豪與企業,並非是藉由上述方法進行節稅,
反而是透過「避稅天堂」來減少其納稅額,使得他們需要繳給自家政府的稅額與收入不成正比。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介紹避稅天堂如何出現,運作機制細節,國際上發生過哪些相關事件。
目錄
一、什麼是避稅天堂?
避稅天堂的定義
避稅天堂,指的是那些為個人與企業提供優惠稅率,甚至完全免稅的國家。
一般這些避稅天堂都是以經濟不繁榮、難有優勢來創造收入的小國或地區為主,
透過推出低稅率,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資進駐,並將這些資金放貸於市場,促進商業活動,帶動當地的基本建設與經濟發展。
避稅天堂的名稱由來
一開始,這些低稅率國家其實是被稱為Tax haven(避稅港),
但後來有不少媒體將 “haven” 誤寫為 ”heaven”,口耳相傳之下,Tax haven(避稅港)就成了如今的 Tax heaven(避稅天堂)。
就結果來看,這些國家對企業與富人來說確實算得上是「天堂」,每年能幫他們省下數千萬到數億的稅額。
2014 年,英國稅收正義網(Tax Justice Network)就預估世上約有 21 ~32 兆美元的資金藏匿於避稅天堂,
就連蘋果公司也曾被揭露靠著避稅天堂省下數十億美元的稅款。
節稅、逃稅與避稅的差異
繼續深入聊避稅天堂之前,先來釐清「節稅」、「逃稅」與「避稅」之間的差異:
- 「節稅」:是指利用合法途徑減少納稅額,例如選擇較有利自身的稅法、增加減免額…等等,是一般人的基本權利,財政部也有提供相關教學指導。
- 「逃稅」:是指納稅人故意隱瞞或偽造當年度收入,例如店家故意漏開發票、謊報當年度收入…等等,屬於明確的違法行為,需面臨罰緩甚至刑法的處份。
- 「避稅」:是鑽取法律漏洞,藉此達到減輕稅賦的目的,但過程中不存在刻意的違法行為,若被判定該行為不適當,也僅需補繳利息、滯納金和利息。
長久以來,避稅天堂一直是法律難以管轄到的灰色地帶(洗錢、藏黑錢等不在此列),
畢竟「在其他國家設立公司」、「將資金存入外國銀行」等舉動本身並不具備犯罪性,
所以政府也很難立法直接將這類行為判定為非法;使得企業與富人仍是能透過稅法上的漏洞進行避稅。
不過近年來,各國也逐漸察覺到避稅天堂的影響力,因此開始加大力度推出更多實際的法律與條款,力求追回應有的稅款。


二、成為避稅天堂的四大條件
並非國家推出低稅率就能成為避稅天堂,同時也必須具備其他有利條件才能真正吸引外資進駐,像是:
(一) 安定的政治與社會秩序
若是一個國家的社會動盪,戰亂頻仍,那麼即使有再低的稅率也難以吸引外國公司進駐,
畢竟誰也不想今天才剛安頓好,明天卻發現公司已經被砲火轟爛、被抗議民眾佔領作為示威據點吧?
即便設置的僅是空頭公司,一旦銀行被戰火波及,你所存入的資金也一樣會付諸流水,因此穩定的國家情況絕對是必要條件。
例如,過去黎巴嫩曾為亞洲著名的避稅天堂,但後來卻因戰火不斷,導致許多海外公司撤資,從而失去其避稅天堂的定位。
(二) 便利的交通條件
交通跟通信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位影響到能吸引多少資金。
當和大國之間的交通成本低廉,意味著負責人能夠迅速往來兩國之間,處理相關事宜跟掌握情況。
因此世上有名的避稅天堂,在地理區域上大多鄰近投資大國。
著名的反例,就是歐洲的安道爾,雖然具備避稅天堂的低稅率政策,但因為交通不便,大多數公司並不會選擇這邊進駐。
因此近年來,安道爾致力於改善其交通與通訊條件,期望能吸引到更多的外國公司進駐。


圖源:Google My Maps
(三) 嚴格的保密機制
如果沒有嚴格的保密措施,公司的金流資訊就會對外公開,引起主要國家前來討稅,
因此良好的保密機制,是成為避稅天堂中最重要的條件!
世上最著名的保密機制,就是瑞士的《銀行保密法》,其保密規範可說是滴水不漏,再搭配自家的優惠稅率,成功吸引了許多外國人前往開戶,全球約有 25%~30% 的個人財富是存放於瑞士銀行。
《銀行保密法》起源於二戰時期,當時主要是避免納粹將德國人民的財產強行轉入德國銀行中,因此規定銀行必須為客戶的帳戶資料保密,任何銀行員工終生皆不得透露相關消息,否則將被判刑。
除非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存款人具有重大的犯罪行為,否則即使是外國政府出面、甚至瑞士的元首及法院,都無權干涉用戶在瑞士銀行裡面的存款,由此可見其嚴密程度。
不過近年來受迫於社會輿論壓力,瑞士也開始與各國政府合作,和其他 46 國簽署了金融帳戶信息互換標準(AEOI),願意主動交出簽署國的納稅人帳戶資料,因此富人如今已經無法再透過瑞士銀行避稅。
(四) 對資金進出不設限
公司企業時常會需要頻繁進出金流,因此大多數的避稅天堂,基本上都不會對資金轉帳加以規範,方便企業能夠迅速動用金流。(像中國一年只能匯出10萬人民幣的政策,就是嚴格規範金流的政策之一)
甚至部份避稅天堂,還會將主要投資國的貨幣設為官方貨幣,像是:
- 英屬維京群島的官方貨幣是美元。
- 諾魯共和國的官方貨幣是澳幣。
三、避稅天堂的運作模式及國家
這些避稅天堂每年能幫企業與富人們省下數十億元,背後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
一般來說,避稅天堂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 設立銀行吸引外國存款(瑞士、安道爾、列支敦士登)
部分國家會透過設置銀行,提供優惠稅率,藉此吸引外國存款流入。
這種優惠稅率可以吸引富人的存款流入國家,舉例來說,在美國高達 40% 的遺產稅,在瑞士卻能免稅,
因此富人們更願意把資金轉移到這些國家中,藉此減免部份稅額。
這些國家在收到存款後,便會透過放貸使這些錢在市場流動,促進商業活動繁榮。
主要採取這種做法的國家有:
- 安道爾:主要吸引法國儲蓄
- 瑞士:主要吸引各國存款
- 列支敦士登:主要吸引德國儲蓄
(二) 優惠的公司稅率與便捷的註冊流程(英屬維京群島)
這類方式是針對公司推出優惠的稅率,例如提供極低的所得稅,甚至是完全不收取任何稅款,藉此吸引外國企業進駐,
該國政府的主要目的,是向這些企業收取註冊費與服務管理費,使國家財政收入增加。
為了更方便企業進入,這些國家會將註冊流程簡化,有的甚至透過線上代辦就能完成註冊,無需派人到當地辦理手續,大幅降低相關成本。
註冊成功後,這些子公司就僅需納稅給當地政府,而母公司只要透過各種方式將獲利轉讓(例如移轉訂價)給子公司,便能免除這部份的所得稅,藉此達到避稅的效用。
此外,有些避稅天堂會禁止該公司在當地進行任何商業行為,避免因為資源不平等,使得當地市場被壟斷,反而阻礙了整體經濟發展。
最知名的案例就是英屬維京群島,至今共吸引了近 70 萬間公司註冊,國家 50% 的財政收入便是來自於這些公司的註冊牌照費。
(三) 優惠的個人稅賦制度(摩納哥)
藉由推出優惠的個人稅賦制度:
- 免除個人的所得稅
- 資本增值稅
- 遺產稅
吸引富人移民定居,提高國民 GDP ,促進當地經濟繁榮。
舉例來說,摩納哥就完全免除個人所得稅,吸引了不少體育明星與賽車名人入住,
2017 年,摩納哥的人均 GDP 達到 185,396.40 美元,是當時世界人均 GDP 的14.68倍;
2020 年,摩納哥甚至創造出高達 70 億美元的 GDP (其人口只有 3~4 萬人),
由此可知,這種做法對摩納哥提升 GDP 的效果相當卓越。


Photo by Julien Lanoy on Unsplash
四、震驚國際的事件:巴拿馬文件與天堂文件
巴拿馬文件
《巴拿馬文件》是於 2016 年時,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調查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後所爆出的機密檔案。
內容揭露許多政府要員以及明星利用避稅天堂進行逃稅、洗錢等犯罪行為,震驚國際社會。
名單中包含了俄羅斯總統普丁(以其朋友謝爾蓋・羅爾杜金的名義)、當時的冰島總理甘勞格森、包含習近平在內的多位中國政要、足球明星梅西……等等,
總計 12 位國家領導人,以及 61 名各國政要的親屬牽涉其中。
事後影響
- 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關閉,兩名律師(莫薩克, 馮賽卡)被判入獄數個月
- 冰島爆發抗議潮,總理被迫辭職
- 巴基斯坦總理因貪腐入獄
- 紐西蘭針對稅法進行修正
- 台灣通過反避稅條款
- 中國屏蔽任何與巴拿馬文件有關的消息
- Netflix 將其翻拍為《洗鈔事務所》
巴拿馬文件引發國際譁然,不少民眾們對自己的政府官員失去信心,並進一步爆發抗議活動,最後冰島和巴基斯坦總理甚至因此下台。
各國也開始針對逃漏稅展開調查行動,目前 22 個國家共計追回 12 億美元的稅款,成效可說相當不錯。
對後續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 ICIJ 的巴拿馬常見問題及持續追蹤報導。
天堂文件
《天堂文件》是在 2017 年時,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調查毅柏律師事務所(Appleby)後所公開的檔案,
內容共有 1,340 萬份文件,文中揭露了許多企業與政府官員利用 19 個避稅天堂進行避稅的紀錄。
許多知名公司與名人皆牽涉其中,如蘋果、微軟、臉書、Nike…等等,
連川普的內閣成員,甚至是英國女王也都出現在該名單中。
事後影響
由於《天堂文件》內大多行為並不違法,以及當時絕大部份的媒體也認同該文件的合法性,因此一般社會大眾並未對此有太多的反應。
不過對各國政府來說,《天堂文件》雖不涉及違法,但卻是國家稅制存在重大漏洞的象徵。
因此多位歐盟議員抨擊英國政府打擊避稅天堂不力,美國民主黨也藉此批評共和黨的稅法改革並仍未能徹底解決類似的避稅事件。
各國也因為與避稅天堂相關的文件接連爆發,而開始加大對它的限制措施。
五、2020 全球各國反制避稅天堂的政策
長久以來,避稅天堂一直是各國政府想方設法要解決的問題,
尤其在《巴拿馬文件》與《天堂文件》接連被爆出後,讓各國政府更加深刻體認到避稅天堂的影響有多麼劇烈,
因此也開始積極簽署相關協議與推出法規,力求收回應有的稅款。
國際方面
2014 年,G20 集團委託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推出「共同申報準則」(CRS),規定簽署國有義務提供他國納稅人的帳戶資料,供對方的稅務機關查詢,力求使全球金融帳戶透明化,藉此有效打擊避稅天堂。
舉例來說:
若 A 國與 B 國皆有簽署 CRS,那麼 A 國便有權要求 B 國提供他們境內 A 國居民的帳戶資料,以供 A 國的稅務機關查詢,反之 B 國也能如此要求 A 國。
目前 CRS 吸引了百餘國簽署,但美國卻以「我們已經有肥咖條款」為由,拒絕簽署 CRS。
美國方面
2010 年,美國通過肥咖條款(FATCA),強迫外國的金融機構向美國國稅局(IRS)提供美國納稅人的帳戶資料,否則將針對來自美國的所得,一律課徵高達 30% 的稅率。
靠著肥咖條款,美國已經追回了超過 100 億美元的稅款。
美國表示,有簽署肥咖條款的國家同樣能要求美國提供該國納稅人的帳戶資料,並以此為由拒絕簽署 CRS。
但真實狀況卻是,當其他國家向美國要求提供其納稅人資料時,卻受到百般刁難,難以取得相關資訊。
因此不少人批評,肥咖條款根本是「作賊喊捉賊」,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甚至美國憑著肥咖條款,反而吸引了許多外國資金進駐,成為新一代的避稅天堂。
歐洲方面
除了簽署 CRS 之外,歐盟從 2017 年開始針對避稅天堂設置黑名單,並減少與該國的經濟往來。
歐盟的名單由嚴重至輕微分為黑、灰、白三個等級:
- 黑名單:稅務不合作名單,歐盟會減少和該國/該地區的經濟往來。
- 灰名單:觀察名單,入選的國家被視為稅務法規仍不夠周全。
- 白名單:稅制上安全無虞的國家。
目前已經被列在歐盟黑名單的國家,有以下 12 國:


(非授權不得使用)
不過這份黑名單其實也引來外界批評,主要原因有兩個:
- 僅列出小國,許多規模更龐大的避稅天堂(如美國)並不在名單上
- 刻意迴避歐盟成員國(如盧森堡、奧地利),這類早已被 OECD 判定為避稅天堂的國家
同時,英屬開曼群島更是在今年初才首度入選,普遍被外界認為是歐盟對英國脫歐的警告,
因此這份黑名單,美其名是說打擊避稅天堂,但實際上更多的是政治角力與利益糾葛。
亞洲方面
在亞洲地區,基本上都是靠簽署 CRS 來反制避稅天堂,因此各國便較少推出相關政策,
對中國來說,則是想方設法要讓香港和澳門從避稅天堂中除名,力保其特殊關稅地位。
台灣方面
由於《巴拿馬文件》爆發,引發社會的反避稅輿論聲浪,成功將已拖延許久的反避稅條款通過。
此外,台灣也於 2019 年簽署 CRS,和日本、澳洲之間達成交換資訊協議,並預計於 2020 年 6 ~ 9 月,跟這兩國之間完成首次雙方納稅人帳戶資料的交換。
這樣的政策措施,將會影響到原本把錢放在日本、澳洲的台商,因此他們紛紛開始轉移資金,
台灣政府看此時機推出境外資金匯回專法,鼓勵台商將這些資金回流台灣,促進商業經濟發展。


結語
對於避稅天堂,社會上一直存在著兩種聲浪:
- 一種聲音認為:既然不違法,那麼只要你夠聰明想得到如何避稅也無所謂;
- 另一種聲音認為:這違反道德,且未盡到身為納稅人應有的義務,是不可取的行為,應予以懲處。
對已開發國家來說,避稅確實會讓國家稅收減少,使得能推行的政策因此受限,人民福祉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多半會祭出法規來反制這種行為。
對開發中國家來說,外國流入的資金能幫他們提升國民的生活品質,讓人民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因此多半會選擇成為避稅天堂,希望能藉此追上已開發國家的腳步。
但從上面列出的法規中可以看出,許多已開發國家雖然喊著要打擊避稅天堂,但實際上卻還是允許避稅天堂的存在,例如:
- 美國:拒絕提供他國納稅人的帳戶資訊
- 中國:遊說各國香港與澳門並非避稅天堂
- 歐盟:黑名單刻意迴避自己的成員國
這些國家的終極目的,還是以自身利益為考量,
一方面打擊不屬於自己的避稅天堂,收回稅款;
另一方面又暗自培養屬於自己的避稅天堂,藉此吸引更多資金,使自己國家的經濟更加繁榮。
這就是現在金融商業世界的真實玩法,不知道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後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經驗跟意見。
【精選文章】
- 全台最貴豪宅「陶朱隱園」介紹:18 億天價住不起沒關係,不能讓貧窮限制我們的想像
- REITs 不動產投資信託完整教學:投資心態、優點與風險?VNQ、VNQI、IYR介紹與績效表現
- 差價合約投資攻略:CFD 和期貨的差異、交易風險、手續費!
- Netflix 合租省錢教學:最多省下 71% 的訂閱費用-小資族理財省錢訣竅
- 美股投資要填寫的 W-8BEN 表格是什麼?手把手填寫完整教學!簽署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
- 美股分析:直覺手術 ISRG Intuitive Surgical Inc
- 石油投資:五大石油公司超過 10% 殖利率配息,全球存股達人的長期首選!
- 黃金投資:理解影響金價漲跌的因素 | 四種黃金商品入門介紹
【訂閱、追蹤、按讚】
【加入FB社團】
- 聊點薪❤️(理財交流區) 》 分享理財小撇步,包含儲蓄、投資、保險或其他理財問題!
- 台灣 eToro 亞洲華人投資討論區 》 超過 3000 人社團,由我經營,含 eToro 討論、美股分析及活動
- 台灣加密貨幣討論區 》以加密貨幣投資討論為主,歡迎對此有興趣的人來入社參加
- 史帝夫和戴夫和他們60級的貓(eToro交流群) 》 台灣第二名明星投資者 Ada Tsao 經營,我擔任版主
- 大麻股票 — 投資產業消息交流俱樂部 》討論大麻股票/產業投資/合法化,歡迎志同道合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