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是什麼?在投資的時候,我們常常聽投資人分享高低點的看法。有一群人習慣在股價下跌時買入,有些人卻習慣在股價開始上升後才買入,這兩種投資思維分別是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代表人物分別有日本股神 B.N.F (小手川隆) 和 cis (《主力的思維》作者)。
今天我們會分別介紹兩種交易策略該注意的點,希望你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另外,雷司紀也有創立了合約、技術分析交易社群,加入社群就可以獲得免費的合約課程教學資源,還可以與群友一起切磋技術分析,趕緊加入:合約交易技術分析群
目錄
如何區分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

以股價低點反轉為例
我們以上圖左半邊為例,這是一個股價探底,之後反彈的例子。
我們以最低點為中心:
- 在最低點左邊執行買入的投資策略,就稱為「左側交易」
- 在最低點右邊執行買入的投資策略,就稱為「右側交易」
以股價高點回落為例
我們以上圖右半邊為例,這是一個股價達高峰,之後下跌的例子。
我們以最高點為中心:
- 在最高點左邊執行賣出的投資策略,就稱為「左側交易」
- 在最高點右邊執行賣出的投資策略,就稱為「右側交易」
小小做個整理,左側交易就是在下跌時進場,在上漲時賣出;而右側交易就是在上漲時進場,在下跌時賣出。
了解什麼是左側交易和右側交易後,我們接著來討論兩種策略各自考量的因素,以及它們的優缺點。
左側交易者會考慮的因素
由於左側交易是當股價還在下跌時買入,以及股價還在上升時賣出,因此又被稱為「逆勢交易」,意思就是跟股價走勢相反的交易模式。
左側交易的思考模式
- 價值投資者:在股價低於其應有價值時買進,因此通常會在股價還在下跌時採用分批買入的方式
- 技術分析者:認為股價進入超跌區(過冷),或是超買區(過熱),提早布局買進賣出
左側交易者的想法是:我們預測不到最低點或最高點,但可以找到相對高低點,並藉由分批入場的方式來分攤購買成本。
在找高低點時,左側交易者會用基本面、技術分析去輔助預測,最終期望取得相對高的利潤。
左側交易的優點
- 因為是在下跌時買入,所以總交易成本比較低,因此有較大的獲利空間
- 適用於中長線的投資
左側交易的缺點
- 時間成本高:需要較長的時間等待獲利,意味著套牢時間可能會比較長
- 違反人性:跟趨勢相反的策略是違反人性的,需要強悍的心理素質輔助
- 投資人必須具備強悍的基本面觀察力與分析力,否則看錯趨勢的話也只會虧損
- 所需資金較高:投資人必須具備一定資本,才能有效藉由分批買入來分攤成本。因為如果單次投入金額過低的話,也降不了多少成本
左側交易策略
- 左進左出
- 抄底逃頂
左側交易者屬於「逆勢交易」,會有許多個人經驗和主觀的判斷。
也有些左側交易者是根本不在乎反轉點,純粹是依照自己的估值來決定買賣價格,只是剛好符合左側交易的模型。

右側交易者會考慮的因素
因為是在股價上升時買入,以及在股價下跌時賣出,因此右側交易又被稱為「順勢交易」,意思是跟著股價走的交易模式。
右側交易的思考模式
- 價值投資者:大部分時間市場為多頭,以長線來看,右側交易獲利時間較長。在空頭時出清持股,可保護現金
- 技術分析者:觸底反彈後,出現明確買入指標,因此執行買入;高點反轉後,出現明確賣出指標,所以執行賣出
- 籌碼分析者:交易量帶動股價上升,跟隨法人動向買入;交易量冷清使股價下跌,跟隨法人動向賣出
右側交易者的想法是,希望市場出現明確的訊號指出趨勢,再做出買賣決策。
比起報酬率,右側交易者更重視投資效益,且個人主觀的預測成份較少,通常使用技術分析指標為買賣依據。
右側交易的優點
- 時間成本少:等待獲利的時間短
- 所需資金小:不需藉由過多的分攤買入來降低成本,因此對本金的要求也比左側交易低
- 因為是以技術分析為主,所以大部分適用於中短期投資
右側交易者的缺點
- 獲利空間較少:因為是在股價上升時買入,所以買入成本較高,因此獲利也會較少
- 跟基本面脫勾:有時候趨勢會和基本面脫鉤,例如美國瘋狂印鈔刺激股市產生向上趨勢,然而其基本面卻未必穩健。此時就有可能會突然崩盤,造成虧損。
右側交易策略
- 右進右出
- 追高殺低
整體而言,右側交易者會在確定整體市場的價格趨勢走向後,才決定是否買賣,比較沒有預測高低點的問題,
主要是在看到交易信號出現後,再依照自身原則確實執行買賣,最終形成一套自己的投資 SOP。

總結:沒有一定正確的模式,但要找出適合你的方式
事實上不論採用哪種交易模式,賺錢賠錢的投資者都大有人在。
例如包含巴菲特在內的價值投資者主要都是採用左側交易模型,他們年賺 20-30% 的輝煌紀錄沒有人敢質疑。
但是左側交易的人通常也是長線交易者,如果你沒有長線投資的思維,即便使用左側交易也很難賺錢。
雖然大部分左側交易者為長線投資,但凡事都有例外。
日本有一位綽號 BNF 的當沖客 ,被稱為日本股神,一般當沖客採用順勢交易較多,但 BNF 採用技術指標乖離率在10%的方式逆勢交易,算是一種預測轉折點的左側交易。
而許多專職交易的投資者是採用右側交易模型,並且也有許多人獲得了非常亮眼的績效,例如被日本媒體稱為以一己之力撼動日經指數的 cis 就是採取右側交易模式。
但不少散戶對技術指標不熟,只是一味地採用「追高殺低」的方式,結果卻是陷入「買了就跌,賣了就漲」的窘境。
所以,沒有絕對正確的交易模式,只有找出適合你自己的方式,長期下來才能在股市中獲利。
左側交易 | 右側交易 | |
趨勢 | 逆勢 | 順勢 |
策略 | 通常是長線投資 | 通常是短線投資 |
特性 | 左進左出 抄底逃頂 | 右進右出 追高殺低 |
交易成本 | 較小 | 較大 |
所需本金 | 較多 | 較少 |
投資時間 | 較長 | 較短 |
代表 | 巴菲特、BNF | cis |
思維 | 基本面 | 技術面 |
如果你是偏好圖片閱讀的,也可以參考我們的 IG 版:
【精選專欄】
【大師投資策略精選文章】
- 【價值投資教學】ROA資產報酬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差異比較
- 【價值投資教學】合理股價估算的四種方式
- 【價值投資教學】葛拉漢與巴菲特心法的優缺點比較
- 【價值投資教學】巴菲特企業護城河的五種內涵
- 投資策略技巧分析:波段交易怎麼操作?
- 價值股投資 VS 成長股投資:績效比較與策略差異
- 破解企業財報造假模型:Beneish model (M-Score)
- 指數化投資:適合新手的被動投資,完勝主動基金績效
- 左側交易 VS 右側交易,哪種投資策略能獲利?
- 【資產配置投資法教學】用 AOA、AOR、AOK 簡單完成再平衡
- 成長投資教學:股市最夯投資法則,優劣與注意事項
- 槓鈴投資策略:塔雷伯利用反脆弱來因應黑天鵝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