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會介紹一個技術分析理論中很受交易者歡迎的「箱型理論」(Darvas Box Theory)。例如箱型理論的具體原理、該如何使用、用什麼工具畫圖,我都會在本文一一教給大家!
另外,雷司紀也有創立了合約、技術分析交易社群,加入社群就可以獲得免費的合約課程教學資源,還可以與群友一起切磋技術分析,趕緊加入:合約交易技術分析群
目錄
什麼是箱型理論?
箱型理論(Darvas Box Theory)是由尼可拉斯達華斯在其著作《我如何在股市賺到 200 萬美元》中所提出,作者僅用 18 個月就把 1 萬美元滾成 200 萬美元,影響後世許多技術分析的理論。
以下是箱型理論的基本原理。
當股價在一個整體上升的階段,遇到盤整,在 K 線圖上可以明顯找到「價格上緣」與「價格下緣」,股價在這其中不斷徘徊,形成一個區域。
當我們把價格上緣與價格下緣框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箱形區域,如下圖。


其實箱型理論,價格上緣就是我們常說的的「壓力線」,價格下緣就是我們常說的「支撐線」。這個區域就是買方力道與賣方力道不斷拉鋸所導致的。
作者認為,在盤整的時候,由於買盤跟賣盤來回拉鋸,導致出現一個箱形區域,當其中一方力道大於另一方,就會導致「突破」或「跌破」,我們就是透過這個信號去做交易。


箱型理論就是這樣,非常簡單,突破箱型上緣就買入,跌破箱型下緣就賣出(停損)。
當然,箱型理論也非百分之百正確,要提升勝率,我們可以透過二次驗證支撐或者壓力有效再做動作。(提醒讀者,所有交易理論勝率都並非百分百)
例如下圖就是一個透過二次驗證確定突破有效的例子。


我們可以透過二次驗證的是可以提高交易勝率,缺點是不一定每次都會回踩,有可能就直接往上突破了,錯失一個買進的機會。
這沒有一個正確的解答,端看每個商品差異和個人操作經驗了。
箱型理論舉例:買點賣點如何設置
首先,作者表示這個理論他只會用在牛市,如果市場很確定是熊市,他是不會交易的。
再來,我們要如何確定一個箱型的上限與下限呢?
根據作者的方法,如果一個股價連續三次都突破不了某個價位,那麼箱型的上限基本就已經確立;反之,如果股價連續三次都跌破不了某個價位,也可以確定箱型的下限了。
但其實在實際交易中,往往很難真的三次才畫一個箱型,更多時候還是憑個人交易的經驗去畫,例如一個高峰一個低谷,就可以畫一個初始的箱型。
但可以確定的是,箱型的時間範圍越長,參考價值是越高的!
假設一支股票的價格處於不上不下的階段,例如 30-40 塊之間的範圍,並且至少三次來回觸碰到 30 與 40,這裡就形成一個穩固的箱型。


用現代技術分析的話來說,這個 30 塊地板其實就是支撐線,40 塊天花板就是壓力線。股價如果在這個範圍內一直整理,我們就會說這支股票進入箱型整理的階段。
箱型確定好之後,我們就可設置一個「限價單」。
限價單會設置在箱型上緣的上一檔,例如 41 元可以設置一個限價單自動買進。


接著,作者強烈建議我們要在買進的當下,同時設置一個初始停損點。
這個停損的位置會在箱型上緣的下一檔,例如 39 塊,如果突破失敗,股價就會觸及停損點賣出,避免更大的損失。
不過就像上述所說,你其實也可以等待二次驗證再進場,就可避免這次 39 塊的虧損。


何時可以加碼?
如果在你買入後,價格上漲,並進入另一個箱型區間整理,你就可以套用之前的流程,重新設置買入點。
同時,作者建議把停損點移動到新的箱型的下緣,是一個類似「移動停損」的概念。
以下是書中的範例原圖,黃紅色是我加上的註解(黃色是進場點,紅色為停損點)。不過在下圖中由於第一個和第二個箱型範圍過近,因此有可能會觸碰到停損出場。


套用到實際的例子。
以下是最近 USD 美元指數的走勢圖,套用箱型理論交易的話,買進與停損點應該會像以下這樣。


上面的例子就是一個很完美的,不斷推疊的箱型。
箱型理論的選股原則
- 選擇有一定成交量的股票
- 選擇成長股或是熱門產業的股票,而不是穩定的大型股
- 當股票來到歷史高價、或是過去兩三年的相對高價,是很有意義的參考指標
- 沒有理由賣掉一隻正在上漲的股票,停損點盡可能嚴格遵守,而不是隨意止盈
以上只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的論點,但實際上我們也可以把箱型理論應用於加密貨幣、指數、原物料等其他的交易。
我的理解是,因為作者在那個年代能接觸的投資商品主要就是股票,且他也只有以股票獲利的經驗分享,但不代表我們不能把箱型理論應用於其他投資商品。
箱型理論的優點
- 進場與出場機制很明確:
不像其他的技術分析模型,箱型理論的優點是進場與出場點信號非常明確,就算是第一次學的新手也能輕鬆找到進出場信號。
- 避免大虧損:
整個理論會在牛市轉為熊市,強迫用戶出場,因此幾乎可以避免遇到熊市虧損的問題。且根據做者選股邏輯,也並不會在熊市做交易。
箱型理論的使用心得與注意事項
- 箱型範圍時間越久,參考價值也越高:
箱頂和箱底沒有精準的數字,會是一個區間,例如可能會是 10~13、20~22 之類的,這部分就很看經驗。
- 假突破:
有時在盤中可能會遇到假突破,導致判斷失準。建議可以等到 K 線正式收線後再來判斷是不是真的突破。
當然也有人會把影線的部分也當作箱型的範圍,這個就看個人的經驗跟交易風格而定。


- 箱型上下緣沒有一定,可搭配交易量使用:
有時候會遇到一個箱型區間中,有幾個收盤價突破箱型上緣跟下緣,這時如果我們買進或賣出,就很有可能虧損。因此我會建議搭配交易量使用,如果收盤價突破上緣的同時,交易量也放大了幾倍,會是更好的買點。
換句話說,沒有交易量放大的突破,也比較有可能是假突破。
- 順勢交易:
箱型理論屬於順勢交易,且只適用於作多(牛市),在盤整階段或是下跌階段並沒有證據顯示可以獲利。
不過也因為箱型理論的停損機制相當明確,我們也可透過箱型理論提前避開熊市,根據股價的動向自動了結所有持倉。
- 搭配基本面:
搭配基本面使用選擇基本面正在轉好的股票(尤其是獲利狀況),並在其中選出技術面優良的強勢股,再透過箱型理論坐進出場的判斷。
作者尤其偏好牛市中的成長股,且交易量有一定的基礎,才不會被主力操控。
- 停損很重要:
由於箱型理論屬於多次小虧損一次大獲利的交易模式,因此建議在每次買入的的時候,就立刻再買入價的下方建立停損單,並且隨著價格上升,也往上移動停損點。
- 箱型向上堆疊:
如果出現箱型向上堆疊的狀況,極有可能表示這次做對了!


箱型理論的停損方式整理
初始停損點和移動停損點,是讀者常搞混的概念,因此在這裡我重新整理一次。
- 「初始停損點」設在買進價位的下一檔,並且在買進股票後的當下立即下停損單
- 直到股票建立一個新的,穩固的箱型區間後,作者會把停損點移動到新的箱型下限的低一檔位置。
只憑感覺做交易的人可以說是賭徒,使用了箱型理論做交易的人卻不懂停損的人也只能算是交易新手。
唯有同時做好進場與停損的準備,交易才能長長久久!
箱型理論該怎麼畫?(Trading View 教學)
以下使用 TradingView 示範如何畫箱型理論。
在 TradingView 選擇一個股票後,左側有許多工具可使用,這次我們以蘋果 AAPL 做示範。
工具方面我建議可使用簡單的「矩形」或是「日期和價格範圍」,前者畫起來比較簡潔,後者則可以顯示這個箱型的價格範圍和總共跑了幾天。


以下是我用「日期與價格範圍」這個工具畫的示範。
在左下角可以明顯觀察到一個突破箱型上緣的 K 線,根據箱型理論,這是我的第一個買點。
接著價格很順利的爬升,來到第二個箱型範圍逐漸成立,等待箱型確立後,我們把移動止損提高新的箱型下緣。期間會有影線超出箱型,這個我們都不理,主要以收盤價為主。
直到有一個扎實的 K 線突破,這裡我們可以考慮加碼,或者是透過二次驗證,在後面那個突破新高的 K 線再做加碼。
這裡就很看個人經驗,因為在加碼點 1 我們可能因為成交量沒有顯著提升,或者是想要等待二次驗證的關係而不加碼。但按照作者書中的理論,這裡就應該遵守紀律做加碼。
如果我們做加碼,後面就可以再畫一個新的箱型區域,並且把停損點再次上移。
直到最右方一個回檔觸碰到停損點出場。
可以發現我們的加碼點是虧損的,不過總體還是獲利大於虧損。這就是一個完整的箱型理論操作了!


以上的例子如果想要優化交易,我們可以把停損的位置在設定的更有效率一點。
在股價突破第三個箱型區域時,我們就可以把停損點移動的第三個箱型區域天花板的下一檔,這樣我們的虧損會更少!
概念上其實就是跟初始停損點的位置一樣。


直接套用網友提供的箱型指標
除了可以手動自己畫以外,我們也可以用網友提供的指標。
進入任意圖表,點選技術指標。


在搜索方塊中輸入 Darvas,就可以找到網友提供的箱型指標。


我選擇了「Darvas Box Theory – Tracking Uptrends」,效果如下!
雖然不一定精準,但可以多方參考,再用實際練習去繪製圖型,我覺得更重要的還是多多練習設定停損和移動停損。


結論
箱型理論是一個股價型態與順勢交易的技術分析,透過箱型將進場與出場點變成一個很簡單的過程,最後透過移動停損加強風險管理。
以下我總結箱型理論的四個重點:
- 正確的股票:成交量足夠,且搭配基本面良好的選股邏輯,在牛市中做順勢交易,勝率最高。
- 正確的時機:透過箱型理論做進出場。
- 小虧損:嚴格遵守停損,避免大虧損。
- 大獲利:嚴格遵守出場原則,不隨意止盈。
箱型理論是一個對於新手相當友好的指標,不過並不建議完全按圖索驥操作,而是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其他指標去優化你的交易效率!
任何技術指標都只是參考用,懂的其中的原理比背圖表更重要!
【精選專欄】
【大師投資策略精選文章】
- 【價值投資教學】ROA資產報酬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差異比較
- 【價值投資教學】合理股價估算的四種方式
- 【價值投資教學】葛拉漢與巴菲特心法的優缺點比較
- 【價值投資教學】巴菲特企業護城河的五種內涵
- 投資策略技巧分析:波段交易怎麼操作?
- 價值股投資 VS 成長股投資:績效比較與策略差異
- 破解企業財報造假模型:Beneish model (M-Score)
- 指數化投資:適合新手的被動投資,完勝主動基金績效
- 左側交易 VS 右側交易,哪種投資策略能獲利?
- 【資產配置投資法教學】用 AOA、AOR、AOK 簡單完成再平衡
- 成長投資教學:股市最夯投資法則,優劣與注意事項
- 槓鈴投資策略:塔雷伯利用反脆弱來因應黑天鵝
- RSI 指標介紹:該怎麼看,有什麼缺點?我該如何查詢股票 RSI?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