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宅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房仲代銷時常提到的以鄰近交通捷運,通勤方便的廣告主打?要距離多遠才算?共構宅與分構宅又有什麼差別?銀行對於捷運宅物件貸款比較寬鬆嗎?這些問題都會在這篇文章獲得解答,趕緊繼續看下去。
目錄
捷運宅意思是什麼?有哪些類型?
捷運宅的意思,我認為可以從「廣義上」與「狹義上」兩種定義來解釋。
若是以窄義來說,僅「捷運共構宅」與「捷運分構宅」這兩種屬於捷運宅;
但若以廣義來看,只要距離在捷運周邊一段距離內的都算是捷運宅。
然後廣義的捷運宅還可以區分為「一般捷運宅」與「沿線捷運宅」兩種。
狹義捷運宅 | 廣義捷運宅 | |
---|---|---|
類型 | 捷運分構宅、捷運共構宅 | 一般捷運宅、沿線捷運宅 |
定義 | 由建商與捷運局聯合開發,住宅與捷運站體相鄰、相連 | 距離在捷運周邊一段距離內 |
狹義捷運宅:共構宅與分構宅什麼意思?有什麼差異?
捷運共構宅與捷運分構宅兩種類型統稱「捷運聯開宅」,
都是由建商與捷運局聯合開發,住宅與捷運站體相鄰、相連。
而共構宅與分構宅最大的差別在於「住宅區域是否與捷運站體共用通道」。
捷運分構宅 | 捷運共構宅 | |
---|---|---|
與捷運結構之間的關係 | 與捷運僅相連,無共用結構 | 與捷運共用部分設施結構 |


捷運共構宅:與捷運設施的結構相連接的住宅類型
通常建商常說的「下樓即捷運」、「搭捷運不用出門」,基本上都屬於共構宅。
共構宅的出入口與捷運站體共用,通常沒有自己的出入口。
像是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由台北捷運與聯合開發案「美河市」,就是共構宅的代表之一。
捷運分構宅:與捷運設施的結構沒有重複連接的住宅類型
分構宅通常是緊鄰著捷運設施,有自己的出入口,與捷運系統不共用。
比較代表性的建案就是位於新北市蘆洲區,與蘆洲站相連的「希望城市」。


廣義捷運宅:一般捷運宅與沿線捷運宅什麼意思?有什麼差異?
除了前述的「捷運聯開宅」的兩種類型—捷運共構宅與捷運分購宅,
目前建商或是房仲在行銷時,也時常會主打「N 分鐘內到家」的廣義捷運宅。
廣義的捷運宅,又可以區分為「一般捷運宅」與「沿線捷運宅」兩種,兩者同樣以距離區分。
一般捷運宅 | 沿線捷運宅 | |
---|---|---|
與捷運之間的關係 | 距離捷運 5 分鐘內的步行距離 | 距離捷運 5-10 分鐘內的步行距離 |
一般捷運宅的意思?
一般捷運宅指的是住宅本體距離捷運出入口 5 分鐘內的步行距離。
這種比較符合我們認知中的捷運宅,你可以輕易透過步行抵達。
沿線捷運宅的意思?
沿線捷運宅指的是住宅本體距離捷運出入口 5-10 分鐘的步行距離。
這種是建案最常推銷的,明明有一段距離,但只要是在捷運沿線,都可以當作噱頭。
到底距離多遠算是捷運宅?
廣義捷運宅通常是指離捷運站出入口一段距離以內的住宅區,但究竟多遠,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如 Mobile01 論壇中認為只要距離捷運出入口在 700m 以內,就算是捷運宅;PTT 網友大多數的共識也認為 500m 以內才算是捷運宅。
以我自己認為,由於目前捷運出入口遍地開花,按照距離來判斷,大多數住宅都算是「捷運宅」了。
與其爭執「距離 500m 還是 700m 算是捷運宅?」沒有太大的意思,
而是要思考你想要定義捷運宅的原因,是因為「銀行鑑價認定」還是「步行、通勤距離可接受」?
若是如此,目前銀行鑑價的標準比較採嚴格判斷,500m 內會是比較符合捷運宅的認定。
廣義捷運宅:距離捷運出入口 500m 內的住宅
除了距離之外,你還需要考慮不同城市的都市規劃,這對你能堅持多久的體感影響很大。
像是雙北有許多騎樓供行人行走,10 分鐘內的步行距離仍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
但如果是像高雄市,沒有騎樓或是都被店家占用,沒辦法行走,曬太陽走 3 分鐘就要懷疑人生了。


作者總結
這篇文章我介紹了捷運宅的類型與定義。
大家記得,建商或是仲介是要賺你錢的對手,當對方告訴你「N 分鐘可以抵達捷運站」時。
作為一個潛在消費者,一定要去證實「N 分鐘可以抵達是真的嗎?」,像是用 Google Map 設定路程,或是實際計算自己步行到建築物的距離。
要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一些賣方會拿「直線距離」作為噱頭。
好比說,明明你用 Google Map 設定路程就要 8 分鐘,但賣方卻是以兩點間直線距離換算 5 分鐘。
若真的是 5 分鐘,也要走過才知道這 5 分鐘是「舒爽陰涼的 5 分鐘」還是「悲情流汗的 5 分鐘」。
【精選專欄】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