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前大家一定會查詢物件周圍的設施項目,通常有加分的就叫做迎毗設施。這篇文章我就會跟大家分享迎毗設施的意思,以及有哪些設施算是這類型的,以及迎毗設施對房價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大家在買房前必須查詢的項目!
目錄
迎毗設施什麼意思?
迎毗(ㄆ一ˊ)設施翻譯自 Yes In My Back Yard(歡迎來我家後院)的縮寫 YIMBY。
通常居民會希望附近能夠有類似的設施,能夠增加居家生活的便利性與舒適性,而這類型的設施就叫做「迎毗設施」。
這邊再簡單以一句話說明迎毗設施的話:
迎毗設施是指受附近居民喜愛、歡迎的設施項目。
其實迎毗設施是與另一個房地產概念—「嫌惡設施」相對的概念。
我之前曾寫過文章討論過「為什麼會有嫌惡設施的出現。
其實這與心理學的「鄰避效應」與經濟學的「外部性」有很大的關係。
每一個設施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本身並沒有好壞。但大家面對這些設施時,都會在心裡評估。
當設施效益大於可能的損害時,就會成為迎毗設施;若可能損害大於效益時,就會成為嫌惡設施。
那究竟,有哪些設施所帶來的效益大於損害,算是迎毗設施呢?


迎毗設施種類有哪些?
像我前面提到的,通常迎毗設施會為社區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
而這種設施通常具有「稀缺性」,在社區比較少。像是公園、賣場、鐵路交通、學校與圖書館等等等。
除了上述提到的以外,我這邊再針對不同類別跟各位分享介紹,我認為大概可以分三種:
- 交通設施
- 採買設施
- 娛樂設施
迎毗設施類型一:交通類設施
第一種交通類設施,包含:捷運、鐵路、高鐵等大眾運輸工具。
如果住家附近有這類設施,除了可以促進週邊機能發展以外,若你要去其他地方也很方便,可以不受限於沒有汽車。
預售屋時常宣傳的「捷運宅」,就是受益於交通類迎毗設施的住宅類型。
甚至,最近連 YouBike 站點,也能夠成為賣方宣傳迎毗設施的話題之一。
其實筆者自己想想也是,如果沒有機車,若想要到附近的交通站點或賣場,Youbike 也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更何況現在 Youbike 的使用率越來越高,站點的設置也越來越密集,移動需求能夠被滿足。
延伸閱讀:
捷運宅系列|優點、缺點有哪些?買捷運宅前你一定要注意的要點!
捷運宅系列|共構宅、分構宅什麼意思?告訴你距離多遠才算!


迎毗設施類型二:消費採買類設施
下一種是能夠解決生活民生用品採買、奢侈消費需求的設施類型。
這種類型的代表設施定義很廣,從日常可見的「星巴克」到「百貨公司」、「購物商場」都屬於這一類別。
我以星巴克做舉例,通常星巴克是大家共識上的「買房指標」,星巴克出現的周邊社區,他的房價都會高於鄰近地區 6-10%。
因為星巴克同時能夠滿足休憩、奢侈消費,甚至是辦公需求。
其他如:家樂福、全聯、Lalaport 這種設施,同樣也滿足了周邊居民的大量採買需求。


迎毗設施類型三:文教娛樂設施
第三種迎毗設施,能夠滿足附近居民的娛樂所需,像是閱讀、求學、散步運動等等。
屬於這種類型的設施像是:學校、圖書館、公園、區域運動中心。
若生活區域附近有這些設施會讓生活變得更有品質。像是在步行距離內有學校,就可以讓孩子自行上學,剩下接送時間;
若周邊有公園,假日就可以帶孩子放電、帶寵物們散步。像是「公園宅」,就是受益於此的住宅類型。
然而這種類型的設施跟交通類設施一樣,都是比較稀少,可遇不可求的類型。


迎毗設施對房價有什麼影響?
講了那麼多類型,大家比較在意的應該還是這房價吧!
常理來說,若住宅附近有迎毗設施,對於房價是可以起到「抗跌增值」的功能。
但如果一昧的因為迎毗設施就買下去,後續可能還是會有潛在的壞處。
交通擁塞
首先,如果是鄰近交通設施以及大型賣場等,假日或是下班時間會導致交通擁塞。
因為大家都會往那個地方塞,反而會影響住戶進出。
噪音侵擾
如果是鄰近公園、學校,雖然可以有較好的文教娛樂資源。
但有些人的經驗是,公園時常會有廣場舞、小孩子玩樂尖叫聲;學校則有固定鐘聲影響。
長期下來的噪音干擾,會讓住戶感覺很惱人。
作者總結
這篇文章介紹了迎毗設施的意思、類型與優缺點。
就像我最後提到的,其實迎毗設施對於住戶來說也是有壞處。
如果真的要買房,我建議還是參考迎毗設施來買,但要記得「距離就是美」的原則。
可以離個一條街或是一百公尺,保持在步行能到,但不會被影響太多的距離。
【精選專欄】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