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準備理財的人,一定少不了需要記帳這個步驟,因為有做過記帳,才會知道有多少財可以理、才會知道該如何有效分配錢的流向,所以我將記帳稱為「理財基本功」。
前面的系列文中提過,存錢很重要,其實也必須仰賴在記帳之上,不然我們根本不會知道我們該存多少?可以存多少?總不能薪資 3 萬,生活費要 2 萬,還覺得自己可以存 1.5 萬吧!因為根本沒有多那 5000 塊可以讓你存。
所以這時候,記帳的必要性就出來了,如果想要存 1.5 萬當然也是可以,那接下來該做的是要從生活費支出的 2 萬塊中,省出 5000 塊,再將它挪到存錢的那一部分,但是如果沒有仔細去紀錄,憑空也不知道如何省,而且很有可能,我們以為的生活費要 2 萬,實際上可能會花超過,也可能是會花不到的,所以回頭檢視現金流在理財中,是最基礎、最不可或缺的一個基本功。

記帳的意義
記帳雖然是理財的基本功,但其實有很多人做了記帳,還是一樣花錢如流水,還是一樣怨嘆錢不夠多,那是因為沒有正確運用記帳,甚至是不了解記帳的要領,讓它只淪為流水帳般的記帳型態。
記帳的意義,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從中找出不必要支出,接著去思考哪些是「需要」而非「想要」,來控管自己的支出,最後再透過穩定的收支去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存錢計畫,最後才是靠足夠資金去做投資。
1.找出不必要支出
曾經是月光族的我,每個月支薪那天總會想著要好好犒賞自己,選個高價位餐廳好好吃一頓,感謝上一個月辛苦的自己,結果到了月底又要開始吃土,沒錢的狀態日復一日,一直不斷地在惡性循環。
直到還某年的聖誕節,當時又是月底吃土的我,真的沒有錢去享用聖誕大餐,也不敢開口借錢,才認真醒悟到應該要把我的伙食費支出記錄下來,才能夠知道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在「飲食消費」上。
我把從喝星巴克的美式咖啡,改成喝 7-11 的大冰美,每天就省了 65 元,一個月最高可省下快 2000 元,所以這 65 元的價差,就是我的不必要支出,因為我沒有講究咖啡豆,只是一個想喝咖啡、用做提神的習慣,所以不用喝到高單價。
透過記帳才會知道,原來我一天先花 110 元在咖啡上,一個月就會支出 3300 元,了解到這項花費後,就可以開始改變我的消費習慣。
同理在不同的用品上,也可以透過至少 3 個月的記帳,去發現自己的花費都用在哪裡,進而去思考,是不是在辦公室看到別人揪團就 +1,因此無緣無故增加了一筆支出,還是下午茶訂飲料也不缺席,但其實早上就已經喝了一杯超過 100 元的咖啡或茶飲,記帳就是一個讓我們知道錢流向哪裡手段。

2.學會分辨需要與想要
當還沒記帳前,可能看到什麼都會想買,也覺得很多東西買了沒關係,但各種小錢累積起來也會變成一筆很可觀的支出,而且有些在當下可能覺得很必要的支出,其實回頭透過記帳去檢視時,才發現「這不是必要而是隨心所欲」。
從記帳的過程中,能夠幫助我們覺察到怎麼分辨需要跟想要,或者什麼東西是一定要。
拿我每日要來一杯美式咖啡舉例,我需要喝咖啡來醒腦,但我不需要喝到星巴克的咖啡;辦公室在揪團買東西時,想要 +1 時,思考一下是不是需要,還是只是盲目跟風。
3.找到堅持與紀律
有些人覺得記帳很繁瑣、麻煩,沒辦法長久下去,但其實記帳不是要像流水帳一樣,把一天的所有支出都寫的鉅細靡遺才稱得上是記帳,記帳的重點是要知道自己的財務走向,也就是消費習慣,進而去控管收支。
所以每天好好記錄收入支出,不過度消費,掌握好自己的現金流的同時,還能訓練耐心和恆心,而這也可以被認作為堅持與紀律的展現。
不管是哪個習慣的養成,都相當值得鼓勵,相信期中所獲得的成就感,也能幫助我們去讓目標更好、更快得完成。

記帳的誤區
分類雜亂
把所有支出跟收入做好分類,絕對是記帳的第一要領!但也不是記得越細越好,而是應該要記得精準。
例如生活費區分為餐食費、日用品、交通費、手機網路費等;把房租、房貸、學貸分類到固定開銷區。
當抓出細分類之後,就可以估算3到6個月內的平均花費在哪,再去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

過於瑣碎
雖然記帳要記得精準,但不宜過於瑣碎,否則很容易讓人感到疲乏,而且無形中也會消磨掉耐心跟意志力,也把記帳這件事流於形式,對理財也沒有幫助。
例如到大賣場購物後,不用逐筆紀錄花椰菜、泡麵、牛奶等物品價格,而是全部相加後,紀錄到餐食費用;但若如果其中有衛生紙、菜瓜布、洗衣精等品項,再把這些物品全部加總歸類到生活用品區,比較簡單明瞭。

總結
記帳是為了幫助我們找到消費習慣,透過每一項的紀錄,去找到不知不覺錢流去哪裡,它或許可以改善亂買東西的習慣,還可以幫助訓練每個人分辨需要與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此外,根據調查結果還顯示,有至少持續2年以上記帳習慣 20 至 39 歲青年平均淨資產高達 105 萬,而沒有記帳習慣的 20 至 39 歲青年,平均資產為 68.8 萬。
所以記帳絕對和存錢、理財息息相關,當每一步基本功慢慢到位後,也會離我們的財富自由更進一步!
【精選專欄】
【精選文章】
- 儲蓄有多重要?要怎麼存錢?從心態建立到應對風險能力開始|小資理財 (1)
- 如何脫離月光族?7 大懶人存錢法優劣整理,讓你存出一桶金 | 小資理財 (2)
理財基本功!記帳的意義在哪裡?避免踩坑,越記越有錢技巧大公開 | 小資理財 (3) - 盤點 10 大熱門記帳 App,教你不費力掌握收支! | 小資理財 (4)
- 零存整付、整存整付、存本取息差在哪?一文看懂 3 種定存法差異 | 小資理財 (5)
- 72 法則:計算本金何時翻倍的快速公式!
- 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入:哪一種績效最好?
- 定期定額介紹:適合小資族使用的投資策略
- 【複利效應介紹】指數型成長的世界第八大奇蹟
- 信用卡循環利息怎算?別再只繳最低應繳金額,小心變成卡債族!
- 割韭菜什麼意思?避免成為股市、加密貨幣韭菜攻略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