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介紹過常見的投資策略:波段交易和長期持股,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在台灣相當盛行的當沖策略!為何能無本投資?它的優缺點有什麼,以及台灣和美國的當沖差異在哪裡,又有哪些美股平台可以進行當沖。
另外,雷司紀也有創立了合約、技術分析交易社群,加入社群就可以獲得免費的合約課程教學資源,還可以與群友一起切磋技術分析,趕緊加入:合約交易技術分析群
什麼是當沖?
當沖,原名為「當日沖銷」(Day Trading),也就是在開盤後買進,並在同一個交易日收盤前賣出的一種操作。
相較於長期持股或波段交易,當沖的交易時間非常的短,又被稱為日內交易。
- 日內交易:在當日做買賣,也就是當沖,投資時間少於幾小時、甚至幾分鐘,是最具投機性質的交易。
- 波段交易:又稱為搖擺交易,是一種利用價格波動獲利的中期交易策略,交易時間通常是數天到數週。
- 長期投資:在買入資產後就會長期持有,投資時間通常是數月到數年。
為什麼要選擇當沖呢?
這是因為當沖交易者並不喜歡長期持股、波段交易所帶來的市場風險與時間成本,因此傾向在當日買賣賺取價差。
以台股來說,當沖甚至是一種「不需要本金」的交易策略。
這是因為台股採用 T+2 制度,也就是買股票後,兩天內把款項匯到扣款銀行即可,但若是在兩天內將股票賣掉的話,就只需要支付中間的價差和交易手續費,所以在台灣進行當沖又被稱為「無本當沖」。
舉例來說,我今天在台積電 100 元時買入一張股票,並在接近收盤時以 110 元時賣出,那麼我的獲利就是 (110-100)×1,000= 10,000 元,
而過程中只需負擔交易手續費(299 元)和證交稅(165 元)即可,等於我不用拿出任何錢就能淨賺 9,536 元,因此這種操作才被稱為「無本當沖」。
不過全世界也大概只有台灣可以這麼做。以美股來說,在買進股票的當下就必須立即扣款,所以無法進行無本當沖。
當沖的方式與策略?
投資股票可分為做多和做空,這點同樣適用在當沖上。
做多:預期股價上漲
所謂做多,指的就是買入看好的股票,等它的價格上漲後再賣出,賺取價差。(先買後賣)
對新手而言,做多是比較簡單的選擇,不過若是沒有在當天賣出的話,就會變成一般的股票交易策略,而非當沖。
做空:預期股價下跌
所謂做空就是先賣出股票,等待股價下跌後再買入回補倉位,賺取價差。(先賣後買)
做空比較適合已經熟悉當沖操作的人,因為若是當天來不及回補的話,就必須用融券或是借券的方式回補,這時就得支付額外的利息費用。
當沖的兩種方式
當沖可以分為「資券當沖」和「現股當沖」。
- 資券當沖:向券商融資買進,或是融券賣出來進行當沖,必須要有股票信用戶才能操作,而且還得負擔融資、融券費,也無法享有證交稅優惠。
- 現股當沖:直接用現股進行當沖,一樣能做多、做空,由於操作簡單,費率也較低,所以比較推薦新手使用。
當沖的兩大選股要旨
- 選擇成交量大的股票:如果選擇成交量小的股票,很容易會賣不出去或是回補倉位失敗,導致無法順利在當日成交,完成當沖。
- 選擇波動性大的股票:由於是日內交易,因此如果價差太小的話,可能會連交易手續費都賺不回來,也就失去當沖的意義了。
當沖的兩種策略擬定
由於當沖的派別非常多,每個派別又會根據每個人的喜好而出現差異,所以在此只簡單介紹兩種交易思維:
- 順勢交易:順著盤勢走,在確定上漲時做多、在確定下跌時做空,這種策略比較適合新手使用。
- 逆勢交易:就是猜價格頂部與底部的方式,在價格下跌到底部時做多,而在上漲到頂端時做空,對經驗有一定的要求。
有關順勢逆勢交易的教學,可以看「左側交易 VS 右側交易,哪種投資策略能獲利?」
當沖的風險
當沖雖然賺得快,但背後承擔的風險也不小,以下介紹三種在當沖時必須注意的風險。
1. 違約交割風險
違約交割指的是:投資人買進股票後沒有在規定時間內(T+2)把錢匯到指定扣款銀行。
台股由於無本當沖盛行,因此許多新手常常會下一些超過自己負荷的交易單,結果虧損過多,於是就乾脆直接擺爛裝死不匯錢。
但其實違約交割相當嚴重,輕則面臨信用問題,以後在申辦貸款、信用卡時都會很麻煩;重則還得面臨刑責纏身,因此即使是向親友借錢也要避免違約交割發生。
今年航運股盛行,許多過去從不買股票的菜鳥也都想當航海王,結果就爆發長榮(2603)單日違約交割達 4,615 萬的事件。
其中,有一個違約交割案例的金額為 3,500 元,也引發大家熱議--畢竟連 3,500 元都拿不出來,我想這位違約交割者是真的誤以為當沖不用負擔任何的成本吧……。
所以也在此勸誡各位新手,不要做超過自身承擔的投資交易,否則賺不到錢之外還得賠上信用,為日後帶來許多困擾。
有關違約交割,可以查看這篇文章:股票違約交割什麼意思?可導致信用破產與刑責纏身。
2. 交易成本高
當沖是一種極短線交易,當沖客會在短時間內累積超級多筆交易,因此交易成本也會升高。
舉例來說,長期投資人可能在一年內只需要負擔一筆買進、賣出的成本(一年只買賣一次);但當沖交易者可能會在一年內進行數百次以上的交易,所以交易成本也會暴增。
因此長期下來,若是獲利不夠多的話,就會連大盤的績效都比不上,變成每天辛苦看盤買賣,卻反而還比不上完全不用做任何操作的指數型投資人。
3. 沖銷風險
一般的現股交易按規定只能「先買後賣」,而當沖交易不僅可以「先買後賣」,還能「先賣後買」。
但做空時可能會遇到漲停板鎖死,導致回補失敗,這時候你就需採用下面兩種方法:
1. 融券
向券商融券回補倉位(必須擁有信用戶才能這樣做),但你得自備 90% 的保證金(也就是股票價值 10 萬元時你需要準備好 9 萬元),不過能保有該股的控制權,之後在回補即可(要留意股東大會、除權息日等強制回補的日期)。
簡單來說就是從當沖變成融券交易,你依然能擁有這張股票的控制權,可是得要準備好 90% 的保證金,從而失去無本交易的優勢,並且得在強制回補日時返還股票。
2. 借券
向券商借券回補倉位,但在隔日開盤時券商就會強制進行回補,
你不但無法擁有這張股票的控制權,同時除了交易手續費以外,還得額外支付借券費以及回補的差價。
簡單來說就是請券商幫忙借券回補,然後你得支付借券費用、價差,也無法用這支借來的股票進行任何操作。
當沖有哪些費用?
台股的當沖費用
以下為台股的當沖費用:
- 券商手續費:一般來說是 0.1425%(買入、賣出時會各收一次),但你可以和券商談手續費,一般至少能談到五折的優惠。
- 現股當沖的證交稅:0.15%(賣出時才需要付,政府目前有當沖半價優惠,期間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 資券當沖的證交稅:0.3%(賣出時才需要付)
- 資券當沖的融資、融券費率:依照券商有所差異
假設以一張 100 元買進,在當日以 105 元賣出,那當沖的交易費用可以這樣計算:
手續費:[100 × 0.1425% + 105 × 0.1425%] × 1,000(1 張有 1,000 股) = 292 元(小數無條件捨去)
證交稅:105 × 0.15% = 157 元
獲利:(105 - 100) × 1,000 = 5,000 元
總費用:292 + 157 = 449 元
損益:5,000 - 449 = 4,551 元
美股的當沖費用
美股的股票交易有以下費用:
- 券商手續費:各家券商不等,以 IB 為例,每成交一股所收取的費用為 0.005 USD,最低是至少收 1 美元 ,最高則不會超過成交金額的 0.5 %。;有些平台則是不收取手續費,但是以點差的方式呈現,例如 eToro、FirsTade,每次買進賣出的報價可能比實際行情貴一點點(< 0.1%)。
- 證交稅:每一百萬美金收取 17.9 美元的稅,大約是0.00179%,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出金費:美股平台在出金時通常會收取一筆費用。以 eToro 來說,出金費為 5 美元,FirsTade 則是 35 美元。
假設以一股 100 美元的價格買進 1,000 股,並在當日以 105 美元賣出,那以 IB 為例,美股當沖的交易費用為:
手續費:1,000 × 0.5% + 1000 × 0.5% = 10 USD
證交稅:5,000 × 0.00179% = 0.0895 USD(忽略不計)
獲利:(105 - 100) × 1,000 = 5,000 元
總費用:10 美元
損益:5,000 - 10 = 4,990 USD
相比較起來,如果當沖成交量很大,美股的整體費用會比台股便宜得多!
有哪些美股券商提供當沖服務?
大多數的美股券商都有提供當沖功能,要特別注意的是開戶時的帳戶選擇,會請你選擇以下兩種的其中一種:
- 現金帳戶:使用現金進行交易,交易的規則較為嚴格,避免用戶違約交割。
- 融資帳戶:可以使用保證金交易(開槓桿),交易規則較為寬鬆,但資金小於 25,000 美元的用戶要注意 PDT Rule(五個交易日內不能當沖超過三次)。
如果想做當沖的話,請記得選擇「融資帳戶」,在進行當沖交易時的限制才會較少。
現在甚至許多新興的美股交易平台,都會直接把現金帳戶隱藏起來,例如 eToro 在你開戶時就已經是融資帳戶了。
另外,根據美國的交易法規,融資帳戶的資金若小於 25,000 美元,會有在五個交易日內不能當沖超過三次的限制,否則將違反 PDT Rule,要特別注意。(台灣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
若是選擇現金帳戶,當沖的限制就更多, 主要是會違反 Good Faith Violation 準則。
以下幾間是在台灣比較受歡迎,而且安全性無虞的美股平台:
- FirsTrade
- eToro
- TD
- IB
記得要「選擇融資帳戶」,在操作上才會比較方便!
當沖與長期持有的差異
前面提到,當沖的優勢是不需承擔股票市場風險與幾乎沒有時間成本。
在長期持股這篇文章中我們提過,長期持股策略最大的優勢就是簡單有效,透過長期指數化投資或是更進階的集中長期持股,就可以創造優於定存好幾倍的報酬。
當沖交易雖然可以在短期內就獲利,而台灣的 T+2 制度更是讓當沖的門檻變得更低;但相對地就是投資人每天要花費時間看盤、不斷地更新策略,同時壓力也非常大。
同時也不推薦資本很少的新手做無本當沖,理由是無本當沖等同於用槓桿來放大獲利,但同時風險也會被放大,而資本很少的人沒辦法承受太多風險。
策略 | 當沖 | 長期持股 |
原理 | 當日開盤後買進,當日收盤前賣出 當日開盤後賣出,當日收盤前回補 | 買進某個標的後,數月到數年間長期持有不賣出 |
獲利方式 | 該交易日的價格震幅 | 長期的資本利得或股息 |
交易成本 | 證交稅:0.3% 交易手續費:0.1425%(可和券商談優惠) 融券、融資費(依照券商而不同) | 證交稅:0.15% 交易手續費:0.1425%(可和券商談優惠) |
風險 | 1. 違約交割 2. 交易成本 3. 沖銷失敗 4. 漲跌風險 | 1. 時間成本 2. 市場風險(景氣循環) 3. 漲跌風險 |
思維 | 短期投機交易 | 長期投資 |
結論
當沖是一個可以快速獲利的投資交易策略,但就是對必須先對股市投資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你的工作和家庭也要允許你能夠花長時間來看盤。
如果已經具備上述條件的話,可以先花一小部分資金嘗試看看自己適不適合當沖。
但若你不希望花太多時間看盤,也不想等太久才獲利,波段交易可能會更適合你;
或者是你希望能夠專注在職場和家庭生活上,那麼長期持股會比較適合你。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當沖投資的經驗與內容分享,無任何投資建議。所有投資交易皆存在風險。本文不構成任何開戶建議,請謹慎選擇
【精選專欄】
【投資基礎思維精選文章】
- 割韭菜什麼意思?避免成為股市、加密貨幣韭菜攻略
- 套牢該如何設置停損點?技術分析與基本面比較
- 定期定額介紹:適合小資族使用的投資策略
- 信用卡循環利息怎算?別再只繳最低應繳金額,小心變成卡債族!
- 【複利效應介紹】指數型成長的世界第八大奇蹟
- 股票違約交割什麼意思?可導致信用破產與刑責纏身
- 美國三大交易所介紹,Pink Sheets 粉紅單 OTC 場外交易詳解
- 美股投資要填寫的 W-8BEN 表格是什麼?手把手填寫完整教學!簽署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