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我整理了關於台股ETF與美股ETF的系列教學,除了台灣50以外,不少人更關注美股ETF、美國公債ETF,但卻不知道該選擇哪些ETF?解答ETF是什麼?以及市場上各式各樣的ETF差別在哪裡、是否可以投資?
什麼是 ETF?
ETF 的全文是 Exchange Traded Funds,中文全文為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大多簡稱為 (股票型)指數基金。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組合包,包含了一籃子的投資標的,或許是各國股票、外幣、債券、商品等等…有點類似福袋的概念,你一買就全都擁有。
換言之,當你在市場上購買 ETF,便意味買了這一籮筐的投資商品 (也可以說是買了該產業的趨勢)。
舉例來說,台灣最知名的 ETF 是台灣50(0050ETF),是選擇 50 檔最具代表性的台灣股票組合。 (代表台灣經濟體的趨勢)
美國最有名的則是 VOO、SPY 等標普 500 ETF(S&P500 ETF),是由美國的五百家大型企業所組成。(代表美國經濟體的趨勢)
其他還有如中國 A50 指數、香港恆生指數……等等,也都屬於此類產品。(有的券商會直接稱之為「指數 index」,是一樣的東西)
(至於不同 ETF 內的持股比例各是多少,由推出該 ETF 的資產管理公司而定)
投資 ETF 的優點
以投資新手來說,購買ETF是一個還不錯的選擇。
因為很多人對投資有個錯誤的觀念,想要一夜致富,於是去尋求高風險的投資標的(如股票、選擇權、期貨),甚至還使用槓桿下去操作。
這樣操作的話,如果只是單純賠掉本金,那還是小事;最糟的結果是你還因此負債,那就得不償失。
事實上,第一步並非先選擇你要投資什麼,而是要先訂下你的可承受損失度是多少。
白話文說:「如果你有一筆資金,賠到多少你會感到心痛?」
如果你手上的可動用資金是十萬元,但只要賠 1000 元就感覺受不了,那表示你的可承受損失度是 1%。
務必確認清楚你是屬於什麼類型的投資者,下一步才是開始選擇投資商品。
如果你是剛踏入市場的投資新手,或無法承受過多損失的小資族,又想進行投資獲利的話,
那麼以「定期定額」的方式來投資 ETF,我認為會是比較好的方式之一。
ETF 基本上都具有以下優點:
- 分散風險
當你買入 ETF ,就等於買其投資組合,意味著分散風險。如此一來,即使組合中少數產品因事故而大跌,你也不會承受過多的損失。整體表現趨穩定,少有大起大落的情形發生。
- 買賣方便、容易、省下贖回手續費、流動性高
基金需要銀行贖回申購,但ETF可以直接透過交易所買賣,因此買賣方便性極高(你只要有個證券帳戶,或是透過線上平台交易)。
此外,也省下了申購及贖回手續費。
大部分的 ETF 成交量都很大,只要在交易時間內,都可以隨進隨出,流動性極佳! - 穩定的 6% 年化報酬
如果你在 2007 ~ 2017 這段期間內,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持續購買台灣50 ETF(0050),
那麼即使你曾買在金融海嘯前的高點,然後歷經 2008 年的金融海嘯,
但整體統計下來,每年還是有穩定 6% 的年化報酬 (也就是全球企業的平均獲利成長)
巴菲特也說過:「每月固定成本購買 ETF,持續30-40年,過程中什麼都不必擔心,到最後的總收入將會很可觀!」 - 低廉的管理費
由於是直接向交易商購買 ETF,毋須其他人為介入,因此可以省下不少人力成本跟管理營運費用!(一般基金設有經理人、會計師等等,所以經理費與管理費高昂)


有哪些值得投資的 ETF?
當你選擇投資ETF,就是清楚自己其實是選擇「非以暴漲暴跌為主的穩定投資」這樣的策略。
以身在台灣的我們來說,主要可以投資以下兩種類型的ETF:
1. 台股、美股型ETF
首先是以股票為主,尤其是台股、美股所組成的 ETF。
相較直接投資股票而言,除了更能分散風險外,當市場上有大型波動時也能較安心,而且獲利也比定存利率高 (以2019為例:台灣定存最高為1.3%)。
若分析過去這些 ETF 的表現績效,就會發現以下這幾檔是表現較優良的股票型 ETF:

一般來說,可以經由券商、複委託、或國際型投資平台來投資這幾檔 ETF。
2. 美國公債型ETF
除了企業以外,也可以投資以美國公債為主的ETF。
美國公債的好處是風險極低,幾乎不可能違約 (因為一旦違約,就代表美國政府遇到了相當嚴重的財政問題)。
即使是 2008 年的金融海嘯,由於避險風氣驅動,導致資金都流往各大公債,致使當時美國公債相關的 ETF皆大幅上漲;以現在回顧,無疑是非常不錯的避險投資標的。
以年化投資報酬率來說,短期公債ETF 約為 1-2%,長期公債 ETF 約為10-20%, 彼此間的投資報酬率差距其實相當大。
為什麼會這樣呢?簡單解釋一下你就懂了:
所謂的美國公債,就是你將錢借給美國政府,而政府許諾每一期會給你利息,並且在到期日時將本金還給你。
因此當你購買二十年期的公債,意即你將錢借給美國政府20年,而政府給你一紙借據!
(但買公債ETF則不用,如前面所述,買ETF的資金是可以自由進出,流動性極強,這是因為個人不會去牽扯到公債到期、贖回的步驟)
既然借了這麼長,那自然要給較高的利息(殖利率)了!(就和你定存十年,拿到的利息會比較高一樣)
也因此,年限不同的公債會有以下特性:
※越長期的公債,殖利率較高(因時間越長,不確定性高),多以長期避險為主要用途
※越短期的公債,殖利率較低,多半以短期避險(轉換資金)為主要用途
至於購買公債的ETF的好處,自然就不言而喻:「你不必自己去申購每一筆美國公債,而是快速持有許多美國所發行的公共債券,而且在進出上非常便利!」
以下是知名的美國公債ETF(由iShares發行),並且附上對應的年化報酬率:

舉例來說,像表格中的TLT ,就是一檔追蹤20 年期以上美國公債的ETF 。
當你購買TLT時,等同於買進許多20年期限的債券。
並且在持有過程中,如果有些債券已經到期、或年限低於20年,那此檔ETF就會自動幫你賣掉,並買入其他的20年期債券。
(只要持有這檔ETF,發行公司就會自動幫你做到以上事情,完全不必煩惱是否要由自己操作!)
在上表中,長期公債ETF 的年化報酬率之所以這麼高,也受益於這兩年的中美貿易戰紛爭,讓許多資金皆流向長期避險為主,推升債券價格上漲(同時殖利率降低,而年化報酬增長主要是因為賣出價格提高);否則平常的TLT 與IEF,年化報酬率也是5~6% 左右。
至於 SHY 這種短期公債 ETF,年化報酬就接近定存概念,穩定在 1-2%。

如何購買 ETFs?
要購買 ETF,你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
*如果是購買台股相關的ETF:
建議直接去銀行或大型股票券商,開立一個證券投資帳戶
*如果是購買美股(海外)相關的ETF:
國內的話,就是透過 國內券商複委託 來進行投資交易(但缺點是交易手續費較高昂)
海外的話,可以透過海外券商來操作;尤其現在全球市場競爭的關係,大部分海外國際券商都紛紛祭出 0 佣金、0手續費的紅利!
以我個人來說,比較推薦第二種方式,也就是註冊一個海外券商來規劃你的 ETF 投資組合 (像是FirsTrade、TD德美利、嘉信、IB 盈透、eToro…等等)
結語
對於小資族/投資新鮮人來說, ETF 相對來說是風險較低的投資商品,也受到巴菲特的推崇。
不過在下單購買前,記得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可承受損失比、現實狀況、生活考量…等等,來擬定自己的資金分配、以及投資策略。
此外,如何選擇合適的 ETF 也是一門學問,是需要自己多做功課的:
以穩定性來說
美國長期公債型ETF(尤以 TLT,IEF為主),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備受推崇的 ETF
以新興市場來說
印度ETF,越南 ET
以產業類別來說
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PHLX),大麻概念股ETF(HMMJ)
以美國股票來說
道瓊30,標普500,納茲達克10
一般來說,如果你經濟許可,會建議以「定期定額」的方式來購買 ETF,切勿因短期市場波動而頻繁進出 -這也是巴菲特所推崇的投資方式!
如果在 2008 金融海嘯時期,你看見股市崩盤便賣出手上的 ETF,那除了錯失當時絕妙的低點進場機會,你還錯失了之後每年平均6% 的年化報酬率!
當你選擇投資 ETF,就要知道這是一個「穩定、波動小、報酬少」特性的投資商品;而你的投資策略跟心態,也要符合這樣的特性才行!
如何開戶投資 ETF?
如果你想投資 ETF,可以透過海外美股券商或台灣複委託進行開戶。
目前有一個非常方便,能夠投資各國股票、債券,甚至是期貨、原物料、黃金白銀、加密貨幣的海外交易平台— IG Market!
IG Markets (以下簡稱 IG)是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差價合約 CFDs 交易券商。
CFD 差價合約是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在歐洲推行歷史悠久,並且受到歐洲各國的金管會(如英國 FCA、歐盟金融監管組織) 所認可准許。
對 CFD 不了解的人可以參考以下文章:差價合約投資:CFD 和期貨的差異,如何挑選有規模且監管安全的期貨證券商及CFD交易平台?
簡單來說,透過 CFD 交易,可以省下非常多交易手續費,也沒有股票或債券記名的問題,也可以使用槓桿。
非常適合僅想賺取漲跌幅、或是用小資金賺取高收益的投資人。
IG 還可以獲得免費的操作資金,趕緊點下方按鈕註冊,進行體驗操作!
【加入FB社團】
- 台灣加密貨幣討論區 》以加密貨幣投資討論為主,歡迎對此有興趣的人來入社參加
- 聊點薪❤️(理財交流區) 》 分享理財小撇步,包含儲蓄、投資、保險或其他理財問題!
- 台灣 eToro 亞洲華人投資討論區 》 超過 3000 人社團,由我經營,含 eToro 討論、美股分析及活動
- 史帝夫和戴夫和他們60級的貓(eToro交流群) 》 台灣第二名明星投資者 Ada Tsao 經營,我擔任版主
- 大麻股票 — 投資產業消息交流俱樂部 》討論大麻股票/產業投資/合法化,歡迎志同道合加入
【精選文章】
- 賽伊法則(Say’s Law):一項被現代教科書刪除的內容!在 19 世紀卻是最主流的經濟學理論
- 股市中的「割韭菜」是什麼意思?做好一件事就能避免成為韭菜!
- 掌握 5G 投資關鍵,我打算買美股 AMT (美國電塔公司) 的六大理由
- REITs 不動產投資信託完整教學:投資心態、優點與風險?VNQ、VNQI、IYR介紹與績效表現
- eToro 複製基金 CopyPortfolios 觀念教學:新手該如何投資?真的能買到巴菲特投資組合?
- 全球熱門避稅天堂解密:過去富豪如何透過避稅天堂避稅?各國又是如何強力打擊避稅天堂
- 全台最貴豪宅「陶朱隱園」介紹:18 億天價住不起沒關係,不能讓貧窮限制我們的想像
- 投資遠端工作趨勢-矽谷最火紅的科技獨角獸 Slack 與 Zoom:「產品服務和財報營運解說」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
Very good written story. It will be helpful to anyone who usess it, including me. Keep doing what you are doing – for sure i will check out mor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