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申請信用卡、辦理貸款或券商開戶時,金融機構都會先查詢你的「信用評分」,再來決定要不要通過申請,當你的信用評分越高時,通過的機率也會越高。
舉例來說:有的人每次申請貸款都能成功,而有的人雖然資產和前者差不多,但卻申請了十幾次都失敗,背後的原因有時就是他們的「信用評分」不同的關係。
本文會向你說明信用評分是怎麼來的?過程中包含了哪些標準?你可以去哪邊查詢自己的信用評分?要多少分才算高?以及有哪些提升信用評分的訣竅?
什麼是聯徵信用評分?
信用評分(又稱聯徵評分),顧名思義,就是你的信用分數,也是金融機構決定要不要和你往來的重要依據。
信用評分是由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收集你過去和金融機構往來的數據所編列而成的,如果你會按時繳卡費、貸款也都準時償還的話,信用評分就會很高;
但如果過去曾有不良紀錄(例如延遲繳款、被強制停卡)的話,你的信用評分就會因此減少。
- 金融聯合徵信中心(又稱聯徵中心):全台唯一蒐集金融機構間信用資料的報告機構,是根據銀行法第 47 條之 3 以及銀行間徵信資料處理交換服務事業許可及管理辦法設立
假如你的信用評分很高的話,對金融機構來說你就是一個會按時還款跟繳帳單的人,所以對方就會願意跟你有業務往來,你在申請各種項目時也能通行無阻;
反之,如果信用評分很低的話,就代表你的還款和繳費能力有問題,金融機構就會盡量避免和你做生意,因此你在申請貸款、信用卡,或是其他業務時都會受到阻礙,談到的貸款利率也會比別人差。
聯徵信用評分有哪些計算標準?
信用評分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評估你的經濟狀況,以及按時還款能力。
為了維持評分的客觀性,所以金融聯合徵信中心不會詳細公布影響信用評分的項目和比重,但在官網上還是有進行簡單的說明。
大體來說,信用評分主要是由以下三種資料所構成:
- 繳款行為類信用資料(佔比較大):包含信用卡、授信借貸以及票據的還款表現,主要在了解你過去有沒有不良繳款紀錄,以及延遲還款的情況如何。
- 負債類信用資料(佔比較大):包含負債總額、負債型態(信用卡有無預借現金、有沒有使用循環信用)和負債變動幅度(過去幾個月有沒有減少)
- 其他類信用資料(佔比較小):你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的次數、信用長度、保證人資訊…等,整體來說影響較低
另外,信用評分並沒有將你的存款、資產多寡、職業、薪水、有沒有自用宅等資料納入,所以這些因素不會影響你的信用評分高低。
基本上只要你正常還款、按時繳納費用,並且控制自己的負債程度的話,信用評分就會接近滿分(800 分),本文下方也會教你該如何提升自己的信用評分。
如何查詢聯徵信用評分?
有兩種方式可以查詢信用評分,分成實體查詢和線上查詢。
實體查詢信用評分教學
實體查詢的話,有以下三種方式可以選擇:
- 臨櫃:本人前往或委託他人至聯徵中心櫃檯辦理(本人的話只需要雙證件,委託他人的話需要額外提交戶口名簿、和簽章的代理申請委託書)
- 郵局代收代驗:本人親臨郵局儲匯窗口辦理,需要帶著雙證件以及提交個人信用報告申請書(點進去第一個就是了)
- 郵寄:提交本人個人信用報告申請書,同時附上雙證件的正反面影本和戶口名簿影本,寄到 10044 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 2 號 16 樓,處理時間約 2~6 天(不包含寄送時間)
線上查詢信用評分教學
線上查詢信用評分的事前準備事項:
- 在內政部官網申請自然人憑證(IC 卡)
- 準備一個讀卡機
- 一台電腦或筆電(目前聯徵中心只開放電腦查詢,還沒支援手機 APP 查詢功能)
準備好後,到聯合徵信中心的個人線上查閱信用報告服務,這時網頁會讓你自動下載程式,記得要先允許彈出式視窗,否則下載檔案會被系統擋掉。
下載好後,點選安裝檔案(左圖),然後會跳出右圖的說明,選擇確定,就成功完成下載了。

安裝完後,重開瀏覽器後再回到個人線上查閱信用報告服務,接上讀卡機,並插入自然人憑證(IC 卡);
接著輸入身分證字號,憑證種類選擇「自然人憑證」,勾選「同意上述信用報告服務告知事項」,選擇登入。
(如果沒辦法輸入身分證字號的話,就代表你還沒順利安裝軟體,或是還沒重開瀏覽器)

這時候會要你輸入 IC 卡密碼,如果沒有更改的話,IC 卡密碼預設會你的出生年月日,共六碼;
例如你是民國 60 年 1/15 日出生的話,那麼 IC 卡密碼就會是 600115。

選擇「瞭解信用紀錄」、在加查項目那邊勾選信用評分,文件開啟密碼則按照個人需求決定要不要設定,這邊建議你可以設定一下,避免哪天電腦中毒的話個資也會外洩。

查詢信用評分時是需要收費的,不過每年(1/1~12/31)可以享有一次免費查詢服務,
第二次開始的話,查詢「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將收取 80 元、單獨查閱「個人信用評分」的話則會收取 20 元。

點選「送出」後,系統會要你再輸入一次 IC 卡密碼,並選擇檔案儲存位置(個人用電腦的話可以直接存桌面就行了,也可以存在隨身碟內保存),
存完後,就可以查看你的信用報告了。
信用評分該怎麼看?
你可以在信用報告看到自己的信用評分,區間會落在 200~800 之間,每種分數所代表的信用等級也不同:
- 400 分以下:代表你的信用紀錄不佳,在辦理業務時會受到各種阻礙
- 550 分以下:分數偏向中下,除非本身資產龐大,或是薪水相當多,否則在辦理業務時還是會受到不少阻礙
- 550~650 分:可以申辦大多數的業務,不過如果申請信用貸款的話,利率會偏高一些
- 650~800 分:你幾乎能在銀行辦理所有業務,同時分數越高,申請到的信貸利率也會越好
如果你過去沒有什麼重大不良紀錄的話,查出來的分數大概會落在 700~800 之間,基本上在辦理業務時都不會遇到什麼問題;
但如果你的分數太低的話,就要看一下主要原因說明,了解為什麼你會被扣分,未來就可以嘗試朝這方面進行改善。
另外信用評分還有兩種比較特殊的情況,分別是此次暫時無法評分,以及固定給分 200 分。
此次暫時無法評分
有些人在查信用評分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此次暫時無法評分」或「無法評分」的結果,目前一共有三種狀況會顯示「此次暫時無法評分」。
第一種是你平時和金融機構的互動很少,信用資料不足所以沒辦法評分(這種人也被稱為信用小白),多半是學生或初出社會的人居多,只要日後增加和金融機構的互動就行了(例如開戶、刷卡)。
另一種狀況則是你的信用資料目前有爭議、處於訴訟狀態,或是有信用不良紀錄所以被列在拒絕往來的清單上。
最後一種原因則是你受到監護宣告,因此無法查詢信用評分。
如果遇到此次暫時無法評分的情況時,系統也會在主要原因那邊提供說明,向你解釋為什麼此次無法評分。
固定給分 200 分
如果顯示固定給分 200 分的話,代表你過去曾有信用不良紀錄,但金融機構仍願意和你保持一些業務往來。
這時候系統也會提供說明,向你解釋目前是因為遇到什麼原因才會固定在 200 分。
如何提升自己的信用評分?
看完後,可能會有些人的評分不如預期,這時候就會想著我該如何改善才好?
下面這七種方式可以有效幫助你改善自己的信用評分,如果大家知道其他提升評分的訣竅,也歡迎在留言處分享:
- 金融機構的帳單全部按期繳納,不要讓對方催繳,也不要留下呆帳或銀行退票的紀錄
- 信用卡帳單不要只繳最低金額,而是一次全額繳清
- 不要刷爆信用卡,也不要用到信用卡的「循環利息」、「預借現金」功能
- 盡量避免剪掉不用的信用卡,會影響信用長度資料(但影響幅度不大,真的不用的話還是可以剪掉)
- 不要隨意當保證人,這會影響你的負債類信用資料
- 有多筆貸款的話,可以透過債務整合來把貸款整合在同一間銀行,因為分散在不同銀行的話,會增加你的貸款信用查詢紀錄次數,導致評分降低(在常見問題處有相關說明)
- 和金融機構有適度的往來(例如刷卡、開戶、辦理業務…等)對你的信用評分來說都是加分項
常見問題
完全不和金融機構借貸往來,可以提升個人信用評分嗎?
不能。
想像一下,今天你在某個人心中留下了壞印象,難道之後你完全不和對方往來,就能扭轉對方對你的印象嗎?當然不能。
信用評分也是一樣的,當你完全不和金融機構往來的話,評分自然也不會提升,反而還可能會讓你變成無法評分的信用小白。
償還貸款 or 結清不使用帳戶的話,評分會立刻改善嗎?
不會。
因為個人信用評分是每個月更新一次的,所以即便你已經償還所有貸款,評分也不會立刻改善,需要等到聯合徵信中心那邊把新的檔案上傳後才會改善。
持有的信用卡太多 or 太少會影響評分嗎?
不會。
因為信用卡主要是用於日常消費,所以張數的多寡並不會影響到你的信用評分。
剪掉不用的信用卡會不會影響評分?
剪卡影響的是「信用長度」,不過這項在信用評分裡面的佔比較低,所以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你也可以選擇只保留自己手上使用最久的信用卡,讓自己的信用長度分數維持在一定的水準。
刷卡金額多寡會不會影響評分?
刷卡金額屬於「負債類信用資料」中的信用卡額度使用率,所以如果刷卡金額過高的話,就會導致你的信用評分降低。
但如果遇到不得不用信用卡支付大筆金額的情況(例如機票、繳稅)時,你也可以在信用卡結帳日之前先繳納一部分的金額,藉此降低信用卡額度使用率。
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會不會影響評分?
信用卡分期付款可以分成「預借現金分期」、「消費分期」、「帳單分期」三種。
其中只有「預借現金分期」會影響評分,因為這代表你目前有急切的資金需求,所以會導致你的評分降低。
至於消費分期、帳單分期則屬於單純的消費行為,所以不會影響信用評分。
信用資料被金融機構查詢次數過多,會影響信用評分嗎?
當你向金融機構申請存款開戶、信用卡、貸款和舊客戶信用複審時,對方都會去查詢你的信用評分。
其中只有在金融機構因為你「申請貸款」而查詢時,才會對你的信用評分造成影響,因為這代表你目前的經濟狀況遇到困難,有迫切的資金需求。
不良信用紀錄要多久才會消除?
你過去的不良信用紀錄並不會永遠留存,只要等到時限一到就會自動消除,詳細的消除時間可以參照下表:
不良信用紀錄 | 紀錄消除時間 |
帳單逾期、催收和呆帳紀錄 | 自清償日起 3 年 |
退票紀錄 | 自退票日起 3 年 |
退票清償紀錄 | 自清償日起 6 個月 |
拒絕往來紀錄 | 自通報日起 3 年 |
拒絕往來但提前解除 | 自解除日起 6 個月 |
破產宣告紀錄或清算裁定註記 | 自宣告日起 10 年 |
債務更生註記 | 自更生履行完畢日起 4 年 最長不得超過 10 年 |
信用卡停卡 | 自停卡日起 5 年 |
因為款項未繳而強制停卡 | 自停卡日起 7 年 |
因為款項未繳而強制停卡,但後來有清償者 | 自清償日起 6 個月 但需在停卡日起 7 年內還清 |
毀諾未清償 | 自毀諾日起 3 年 |
毀諾後清償 | 債務清償日起 1 年 但需在毀諾日起 3 年內清償 |
其他信用不良紀錄 | 自發生日起 5 年 或由法律另行規定 |
結語
可能會有人認為,信用評分不就只是讓你在辦業務時方便一些、貸款條件也更好一些而已不是嗎?有必要那麼在乎嗎?
其實除了上面的優點以外,維持信用評分的最大好處在於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畢竟我們的生活和金融機構息息相關,像是 Ubereats、線上購物、行動支付…等功能,也都需要先和銀行申請信用卡才能使用;
如果因為信評而被銀行拒絕往來的話,就代表你沒辦法享受這些服務,其他人能輕鬆完成的操作,你就得額外花上好幾倍的時間去處理(例如很多線上繳費項目就得親自到實體店面去繳)。
另外,信用評等低其實也代表你的財務管理出現了問題,可以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看看有沒有哪裡能改善得更好,讓自己回到正軌上。
【精選文章】
- 儲蓄有多重要?要怎麼存錢?從心態建立到應對風險能力開始|小資理財 (1)
- 如何脫離月光族?7 大懶人存錢法優劣整理,讓你存出一桶金 | 小資理財 (2)
- 理財基本功!記帳的意義在哪裡?避免踩坑,越記越有錢技巧大公開 | 小資理財 (3)
- 盤點 10 大熱門記帳 App,教你不費力掌握收支! | 小資理財 (4)
- 零存整付、整存整付、存本取息差在哪?一文看懂 3 種定存法差異 | 小資理財 (5)
- 72 法則:計算本金何時翻倍的快速公式!
- 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入:哪一種績效最好?
- 定期定額介紹:適合小資族使用的投資策略
- 【複利效應介紹】指數型成長的世界第八大奇蹟
- 信用卡循環利息怎算?別再只繳最低應繳金額,小心變成卡債族!
- 割韭菜什麼意思?避免成為股市、加密貨幣韭菜攻略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