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7 1 月, 2023
  • 隱私權保護政策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 文章總覽
  • 精選主題
    • 人物專訪系列
    • 市場延燒話題
    • 金融投資新知
    • 省錢小撇步
  • 美股投資入門
    • 投資基礎思維
    • 大師投資策略
    • 美股投資分析
    • 投資商品知識
    • eToro 交易平台
    • IG Markets 交易平台
  • 加密貨幣交易所
    • Binance 幣安交易所
    • OKX 歐易交易所
    • Pionex 派網交易所
    • Bitfinex 交易所
    • Bitget 幣記交易所
    • KuCoin 庫幣交易所
    • BingX 交易所
    • WOO X Global 交易所
    •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 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
  • 區塊鏈科普
    • 懶人包 & 操作教學
    • 加密貨幣錢包教學
    • 基礎概念大補帖
    • 項目方 & 幣種介紹
    • NFT 資訊大解密
  • 合作專欄
    • 大杯可樂的每日金融
    • PANews 區塊鏈智庫媒體
    • BlockBeats 區塊律動
    • ODAILY 星球日報
    • Techflow 深潮
  • 關於我們
    • 諮詢服務
  • 文章總覽
  • 精選主題
    • 人物專訪系列
    • 市場延燒話題
    • 金融投資新知
    • 省錢小撇步
  • 美股投資入門
    • 投資基礎思維
    • 大師投資策略
    • 美股投資分析
    • 投資商品知識
    • eToro 交易平台
    • IG Markets 交易平台
  • 加密貨幣交易所
    • Binance 幣安交易所
    • OKX 歐易交易所
    • Pionex 派網交易所
    • Bitfinex 交易所
    • Bitget 幣記交易所
    • KuCoin 庫幣交易所
    • BingX 交易所
    • WOO X Global 交易所
    •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 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
  • 區塊鏈科普
    • 懶人包 & 操作教學
    • 加密貨幣錢包教學
    • 基礎概念大補帖
    • 項目方 & 幣種介紹
    • NFT 資訊大解密
  • 合作專欄
    • 大杯可樂的每日金融
    • PANews 區塊鏈智庫媒體
    • BlockBeats 區塊律動
    • ODAILY 星球日報
    • Techflow 深潮
  • 關於我們
    • 諮詢服務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精選主題 金融投資新知

凱因斯經濟學詳解:政府主動干預市場的優劣與挑戰?失業率、需求面與流動性陷阱的關係

「凱因斯經濟學」後來取代「賽伊法則」,成為經濟學上的主流學說之一!

by雷司紀and刻銘
2022-10-26
in 金融投資新知
0
凱因斯經濟學詳解:政府主動干預市場的優劣與挑戰?失業率、需求面與流動性陷阱的關係

凱因斯經濟學詳解:政府主動干預市場的優劣與挑戰?失業率、需求面與流動性陷阱的關係 - by Cameron Venti on Unsplash

0
SHARES
4.5k
VIEWS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 19 世紀興起的賽伊法則,以及後來沒落的原因:

  • 賽伊法則(Say’s Law):一項被現代教科書刪除的內容!在 19 世紀卻是最主流的經濟學理論

後來取代賽伊法則、成為經濟學上主流學說之一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凱因斯經濟學」!

即便是現在,許多非經濟相關科系的人也都聽過凱因斯經濟學,可見其影響之大。

今天這篇文章,就會來介紹凱因斯是如何崛起?凱因斯提出了哪些經濟學假設?這些假設到了現代社會仍否適用?以及凱因斯經濟學理論是如何影響市場運作?

註:本篇文章只探討「凱因斯本人」所提出的理論。

因為後來有許多凱因斯學派的人,提出的主張和凱因斯最初的理念截然不同。

凱因斯自己曾表示:「很討厭在二戰結束後用他的理論來一昧倡導通貨膨脹的學者們。」

目錄

  • 一、賽伊法則沒落,凱因斯經濟學崛起
  • 二、凱因斯經濟學的主張
    • 1. 非自願失業以及價格與工資的向下僵固性
    • 2. 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
    • 3. 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
    • 4. 流動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又稱「貨幣需求理論」
    • 5. 流動性陷阱
  • 三、針對凱因斯經濟學的批評
    • 1. 政府干預政策會造成政府赤字龐大
    • 2. 公共投資未必能提高就業率
    • 3. 忽略結構性失業
    • 4. 未能考量總需求停滯的可能性
  • 四、結語

一、賽伊法則沒落,凱因斯經濟學崛起

經濟大蕭條時,由於古典經濟學派(如賽伊法則)無法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再加上其假設也與當時市場的概況不符,因此引發社會上出現不少質疑的聲浪。

當時最著名、質疑聲量也最大的人,就是「凱因斯」,

凱因斯為了反駁古典經濟學的「不合時宜之處」,便提出許多新的假設學說,並成功受到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的關注,推出了所謂的「羅斯福新政」,並且成功改善經濟大蕭條所帶來的問題,「凱因斯經濟學」也因此開始受到很多人的推崇。

當年凱因斯提出的不少理論和學說,到了現代變成所謂的「總體經濟學」,至今仍有不少人在廣泛運用。

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
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

二、凱因斯經濟學的主張

凱因斯當時所提出的理論,主要都是以批評古典經濟學派為主,其中主要五大論點整理如下:


1. 非自願失業以及價格與工資的向下僵固性

一般古典經濟學派認為,失業只有分成自願失業(本身不願意找工作)以及摩擦性失業(轉換工作時的空窗期)。因此如果要達成充分就業,解決方法也很簡單:「只要勞工自願降低薪資,以滿足市場需求即可。」

但凱因斯明確指出:「隨著法規發展以及工會的出現,勞工薪資基本上只會上漲,而不會下跌。」直接駁斥了古典經濟學中「勞工應自行降低薪資」的假設。

凱因斯認為拯救失業率的最佳辦法,並不是從勞工身上下手,反而是要提升市場上的需求!

當市場需求增加,根據「供需法則」的調節,供應方也會自然增加產能,同時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是解決高失業率的社會問題的方法。


2. 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雖然市場上具備充足的產能,但人民卻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因此許多產品開始滯銷,古典經濟學本來主張的「由供給創造需求」的假說也因此被打破。

針對這樣的問題,凱因斯指出「市場上的產品之所以會滯銷,主要是因為有效需求不足的緣故。」所謂的有效需求,指的是有實際消費能力的需求。

凱因斯拿 1934 年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門‧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提出的 GDP 公式來說明:

GDP = C + I + G + (X – M)
(C=消費, I=投資, G=政府支出, X=出口, M=進口)

凱因斯指出:由於市場上的消費(C)與投資(I)都陷入了停滯,所以政府(G)應該主動進行干預,像是透過推出公共建設、公共投資、福利補助措施……等方式,增加政府的支出,促使國家 GDP 上漲。

當時美國政府所提出的羅斯福新政,便是採取這種作法,大舉增加由政府主導的公共建設、投資案…等,成功改善經濟大蕭條衰退的問題,甚至讓經濟有復甦的跡象。

之後 1945 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再度增加了大量的戰爭支出,同時成功使大蕭條落幕--再次驗證政府主動增加支出,會有助於市場經濟回穩的理論。

註:對於當年凱因斯是否真的推動了羅斯福新政,現在仍存有兩派說法,

有的人認為是,有的人則認為羅斯福當年從未聽過凱因斯的理論。

唯一確定的是,凱因斯和羅斯福在「政府應主動干預市場」這點的理念上是一致的!

羅斯福的爐邊談話
羅斯福的爐邊談話

3. 動物精神(Animal spirits)

古典經濟學派認為:「市場上每個消費者與投資人都是理性的,會用最理性的方式進行投資、買賣。」

但凱因斯卻認為:「企業家在投資時,除了理性思考以外,還會受到人類本能、自身性格、養成習慣、當下情緒所影響。」

簡單地說,大學的基礎經濟學第一章都會假設「人類是理性的」,但這件事本身就是不理性的。

人類的決策永遠不會以純粹的理性為出發點,是充滿複雜情緒且感性的行為結果。

最著名案例,就是 2007 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所研究的「非理性行為下」的經濟學。


4. 流動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又稱「貨幣需求理論」

古典經濟學派的理論中,貨幣基本上只具備交易的功能,因此人們不會刻意囤積貨幣,手上有多餘的貨幣也會立即將其花掉。

然而我們都知道,隨著時代變遷,貨幣開始有更多元的用途,不再僅僅只是交易媒介。

因此凱因斯認為貨幣具有兩種用途:交易媒介以及價值收藏。

除了拿來交易之外,人們也開始有了儲蓄的觀念,會藉由儲存貨幣來賺取利息。

不過有時人們也會放棄利息,選擇將部分的貨幣留在身邊,主要是基於以下三種動機:

(一) 交易動機(The Transaction Motive)

人們為了應付日常生活開銷,所以總會留些現金在身上,例如每天的餐費、交通費以及其他必要支出…等等。

對於企業來說,他們也會預留現金,用來購買日常生產材料以及支付工人薪資。


(二) 預防動機(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人們會為了預防意外而額外準備一筆資金作為預備,像是醫藥費、失業時的過渡金,以及面臨其他意外時的消費。

企業也會對其未來營運現金流進行預測,並額外多準備一些資金,以防意外狀況發生。

現在隨著科技進步,預防資金其實隨時可以從銀行 ATM 提領,拿信用卡交易也是替代方案,已經不用像早年真的要將現金留在身邊了。

而當年凱因斯提出這個理論時,銀行制度並未像現在這麼方便,當遇到意外急需用錢時,是需要親自跑一趟銀行才能提款,而當時銀行的據點也不像現在那麼多,因此並不太方便。

故當年的人會寧可少賺一點利息,為了方便而在身邊留有部分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三) 投機動機(The Speculative Motive)

第三種對貨幣的需求是「投機需求」,凱因斯當年就是這樣命名的,而對現代人來說,可以想成就是一般的「投資用途」。

人們除了日常開銷以外,不少人也會傾向把貨幣拿來投資在黃金、股票、期貨、外匯保證金…等標的上,

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凱因斯當年會命名為「投機動機」,應該是當年很多人都只想透過「短期價差」來獲利:

  • 投資 vs 投機的差異詳解

總之,凱因斯將這種需求稱為「投機性貨幣需求」,主要會和利率(銀行存款利率)呈反比--換言之,當存款利率提高時,人們會傾向將錢放入銀行中;當利率降低時,人們反而會拿錢出來進行投資 / 投機行為。

舉例來說:若市場上債券的利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則人們會傾向投資債券而非存款,對貨幣的需求就會升高。

  • 債券投資教學:「影響債券價格的六個因素,詳解背後金融邏輯!」

註:凱因斯將 (一) 、 (二) 稱為「交易性貨幣需求」,這個需求曲線是和日常收入呈正比的--換言之,如果你的年收入越高,一般日常消費也會提高,因此也會傾向準備更多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凱因斯經濟學詳解:政府主動干預市場的優劣與挑戰?失業率、需求面與流動性陷阱的關係
Photo by Chris Briggs on Unsplash

5. 流動性陷阱

前面小節提到:「當銀行利率降低時,人們會傾向把錢拿來投資、消費。」

但凱因斯卻指出:「如果今天利率降到極致,甚至是負利率時,人們反而會傾向持有貨幣,並且不會把錢拿來消費投資,如此一來將會導致市場經濟停滯。」

這件事就被稱為「流動性陷阱」。

會發生這件事,主要原因在於消費者已經對市場失去信心。

如果今天銀行把利率降到極致、甚至是負利率,表示政府正在透露「經濟上將有大事」發生的警訊,這股不安會迅速傳到民間,導致人們一方面感到不安恐慌,另一方面又感到不知所措,因此會開始降低消費,存錢以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這樣就會導致市場出現通貨緊縮或總需求不足的問題。

此時,就算政府提出再寬鬆的貨幣政策、發行再多的貨幣也都沒用,人民只會拿來存錢,而不會促進更進一步的消費與投資。

歷史上曾發生過的「流動性陷阱」,有以下幾例:

(一) 日本泡沫經濟(失去的十年):

1985 年,當時的五大經濟強國簽訂廣場協議,

其中,日本因為承諾要讓日圓升值,結果卻間接導致後來出口競爭力衰退,

因此為了補助受打擊的出口產業,日本政府便開始實施量化寬鬆,降低存款利率與公債利率,

本來希望此舉能夠促進人民消費,不料卻引來許多投機者藉此大炒房市、股市,最後使得日本經濟泡沫化,國家整體陷入了長達十年的經濟衰退中。

(二) 2008 年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時,美國政府也開始實施量化寬鬆,企圖振興市場需求以及解決失業率,

但當時社會已經對銀行失去了信心,諸多銀行紛紛爆發擠兌現象,人民開始瘋狂似地前往銀行提款,每個人都怕銀行會倒閉導致自己的存款消失,

最後是政府直接挹注資金給銀行,同時提出多項福利補助措施,才挽回市場信心,

但事後也引發不少批評,例如使政府赤字擴大,以及拿人民的稅金去為企業的錯誤決策買單。

  • 【看電影學經濟】2008年銀行是如何把美國房市問題搞成全球金融海嘯?-《大賣空》
  • 【看電影學經濟】當年美國政府如何因應 2008 金融海嘯危機?《大到不能倒:金融海嘯真相》

除了上面兩個實際案例之外,在發生「戰爭」或「疫情」時,也會出現流動性陷阱的情況:

戰爭會使得人民對市場的信心降至谷底,加上對未來性的不確定,所以會選擇將現金保留在身邊(或保值性高的貴金屬),而不會進行消費與投資,因此即便有再多的貨幣政策也難以提振需求。

這時有人可能說:「你前面不是才提到,經濟大蕭條後來就是靠二戰爆發才解決的嗎?戰爭雖然會造成流動性陷阱,但同時會提升政府支出,如此一來還會引發經濟危機嗎?」

沒錯,這個問題提得非常有價值,而其中的細節要從「時空背景」這一點來著手:

二戰的時空背景,由於當時科技還不發達,因此所有製造重工業都是仰賴人力活,因此雖然發生戰爭會導致流動性陷阱,但政府的主動支出同時會增加製造重工業的需求,提升就業率,因此反而會讓國內市場人人都有工作可以幹。

然而到了現代,許多軍火廠商已經採用自動化生產的製程,因此即使政府主動介入市場,企業雖然會增加訂單,但已經無法保證會大幅增加與當年相同的工作機會,反而還會讓人民感到恐慌,並面臨失業率無法有效解決的問題。

距離我們最近一次發生「流動性陷阱」的案例,就屬 2020 年 3 月了,

當時美國股市之所以會多次「熔斷」,就是因為全球人民及企業在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時,因為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因此紛紛把錢撤出股市、債市、期貨市場…等等,因此導致所有投資 / 投機市場(股市、黃金、債市)一同下跌的罕見情況。

當時美國股市之所以會多次「熔斷」,就是因為全球人民及企業在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時,因為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因此紛紛把錢撤出股市、債市、期貨市場...等等,因此導致所有投資 / 投機市場(股市、黃金、債市)一同下跌的罕見情況。
Dcard 理財版

三、針對凱因斯經濟學的批評

就像當年凱因斯反對古典經濟學派一樣,

隨著時代演進,後來也有不少人發現凱因斯的理論有其缺陷,並且提出批評,

以下是凱因斯理論中經常受到批評的地方,共有四點:


1. 政府干預政策會造成政府赤字龐大

凱因斯主張政府對市場的全面干預,藉此擺脫經濟蕭條以及失業問題,雖這麼做會在短期造成政府赤字提高,但長期來說當經濟復甦以後,政府的稅收將會增加,因此值得這樣做。

不過有不少批評的人認為,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美好,現實中只會使政府的財政赤字擴大,即便短期內可以解決失業率的問題,但長期來看將會造成「債留子孫」的狀況。

畢竟誰也無法保證經濟一定會復甦,而且復甦後的稅收增加能和政府干預時的支出打平。

當然在 2008 年的金融海嘯,美國政府最後是透過 TARP 法案才解決,事後也帶來高達 180 億美元的額外收益。

以收益平衡來看,算是一次政府干預的成功例子。

但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批評當年政府的做法--畢竟引發 2008 年金融海嘯的始作俑者就是銀行業者,但政府第一時間做的事情,卻是先想辦法資助這些因貪婪而自食惡果的銀行和企業,反而不是幫助那些受害民眾。

在道德層面與企業精神層面來說,很多人無法接受當年政府的作為,

甚至有人認為:「此舉將會讓銀行及大企業們更加猖狂!」因為它們無須為自己的錯誤決策負責,反正只要出大事,政府都會出面幫忙買單。

如果這些企業銀行變得更加變本加厲,為了賺取更多利潤而冒更大的風險該怎麼辦?

若再一次經濟崩盤,人民是否又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因此批評者主張:凱因斯所提倡的「政府主動干預市場」,還必須要搭配「政府監管」才有效,

一方面由政府監管企業在營運上不會亂來,另一方面也確保政府干預市場 / 紓困的資金會被用於正途。

註:但我們都知道,現實中要達成 100% 政府監管只是空談,現實中反而是官商勾結的狀況才是常態,最終還是得由納稅人承擔後果。


2. 公共投資未必能提高就業率

凱因斯說過,政府應該在市場需求不振的時候,提高其公共支出、公共投資,以公共需求來彌補私人需求的不足,進而創造就業機會。

凱因斯認為:「只要由政府投資企業,就能買更多的機器、設立更多的廠房、招募更多員工,以此增加就業。」

但在現實中,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事實上企業也有可能把這筆資金拿去進行其他的投資,例如:購買房地產、股票、債券……等等。

在沒有「政府監管」的狀況下,誰也無法保證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

而且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現在企業更有可能拿來購買高效能的機器、研發 AI 自動化技術來生產,

在實質就業上的幫助也很難保證有所幫助,甚至可能會讓本來有工作的人被裁撤。

凱因斯經濟學詳解:政府主動干預市場的優劣與挑戰?失業率、需求面與流動性陷阱的關係
Photo by Scott Graham on Unsplash

3. 忽略結構性失業

凱因斯認為:「只要增加市場需求,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自然也會上升,因此就能解決失業的問題。」

然而,在此假設上卻忽略了結構性失業的問題。

所謂的結構性失業係指:「隨著產業變革,導致企業的勞工需求出現變化,使得員工技術與職缺不符合所造成的失業。」

舉例來說:隨著機器生產的技術進步,以前的人力逐漸被機台所取代,企業本來對於「生產員」的需求也會逐漸轉換成「機台操作員」的需求。這時,如果員工們因不具備機台操作的知識而失業,就稱為結構性失業。

凱因斯時代的市場,因為主要需求都是純勞力員工,因此即使今天員工在煤礦場失業了,明天也能到煉油廠找到工作,

但到了現代社會,已經變成要尋找知識型人才、專才型人才為主的需求,而我們都知道,要培養一項專業知識 / 專業技能往往需要耗費數年以上的時間,因此求職者也無法像以前一樣很迅速地轉換就業跑道。

故在有「結構性失業」的問題之下,政府在面對失業率的問題時將會變得更加棘手,即便想要透過主動干預來增加市場需求,但如果企業找不到符合的人才,最後也是徒勞。

這也是為什麼,現代開始有人推崇「斜槓」的概念,鼓勵人們培養多種能力來因應市場變化,

相同的觀念,在塔雷伯的《反脆弱》中也有提及。


4. 未能考量總需求停滯的可能性

在古典經濟學中,因為未能考量到隨著生產技術進步後,市場會出現供給過剩的問題,

雖然凱因斯提出:「透過增加市場需求,來解決供給過剩的問題」,但他卻同樣忽略了市場總需求也有達到上限的可能性。

隨著機械化與自動化技術發展,許多公司對人力的需求也不像以前一樣多,

歷史上有些景氣波動的案件,也顯示不只有「需求」會影響市場,像石油危機就是「供給面」影響市場的最佳例子,這也是凱因斯理論考量不夠周全的情況,

因此現在普遍在談總體經濟學時,不會只注重其一,而是同時關注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平衡與重要性。


四、結語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因此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經濟學理論,都有我們足以借鑑學習之處,

像是之前提到的賽伊法則,以及這篇文章介紹的凱因斯經濟學,都是在幫助我們理解當年社會的時空背景是怎麼一回事,而這些經濟學家又是如何根據當下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之道。

從歷史中體會到時空背景的變化、了解有哪些原因會使本來的假設不再成立,都會幫助我們拓展視野、領悟更多的感觸,並作為判斷現代總經變化的養分。

而這是我自己在學習(總體)經濟學道路上的做法,理解歷史上的各家學派理論,並以古鑑今。

每個人都有自己學習(總體)經濟學的方法,你的又是哪一種呢?


【精選文章】

  • 讀書心得:《漫步華爾街的10條投資金律:經理人不告訴你,但投資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 全台最貴豪宅「陶朱隱園」介紹:18 億天價住不起沒關係,不能讓貧窮限制我們的想像
  • 全球熱門避稅天堂解密:過去富豪如何透過避稅天堂避稅?各國又是如何強力打擊避稅天堂
  • 股市中的「割韭菜」是什麼意思?做好一件事就能避免成為韭菜!
  • 掌握 5G 投資關鍵,我打算買美股 AMT (美國電塔公司) 的六大理由
  • REITs 不動產投資信託完整教學:投資心態、優點與風險?VNQ、VNQI、IYR介紹與績效表現

【訂閱、追蹤、按讚】

  • FB 粉絲專頁
  • Youtube 頻道
  • Instagram 帳號

【加入Telegram 與 Line 群】

  • Telegram 群組-漫談美股吃鮪魚
  • Telegram 頻道-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 Line 群組-漫談美股群(美股、ETF交流)
https://www.rayskyinvest.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Webp.net-gifmaker.gif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Youtube 頻道

Last Updated on 2022-10-26 by Nick

Tags: Animal spiritsEffective demand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凱因斯經濟學失業率有效需求流動性偏好流動性陷阱熔斷結構性失業總體經濟學羅斯福新政貨幣需求理論賽伊法則
雷司紀

雷司紀

關注世界上各種大小時事,思考各產業的未來,追蹤最新科技技術引領的趨勢,預測未來投資市場的走向。 希望能以判性思考的方式,將多層面的資訊整合成一個更宏觀的輪廓,如此才能更看得清一些事情。

刻銘

刻銘

追蹤時事新聞與金融知識,蒐集相關資訊並撰寫成文。 希望能將艱深的金融名詞用簡單的方式表達,讓一般人也能輕鬆理解。 【雷司紀團隊一份子】

相關文章

保險存摺註冊與使用教學:快速查詢保單,升級白金會員有什麼好處?

保險存摺註冊與使用教學:快速查詢保單,升級白金會員有什麼好處?
by刻銘
2022-11-30
0

現代的保險相當多元,幾乎所有事物都有保險...

Read more

最簡單查詢信用評分的方式!聯徵分數計算標準懶人包

最簡單查詢信用評分的方式!聯徵分數計算標準懶人包
by刻銘
2022-11-30
0

個人信用評分是金融機構決定要不要和你往來...

Read more

聯準會一碼是多少?如何查基準利率?升息/降息有什麼影響?

聯準會一碼是多少?如何查基準利率?升息/降息有什麼影響?
byMr.西城
2022-12-15
0

我會解釋、介紹何謂升息、降息、基準利率以...

Read more

清真投資產品:原來台積電相當受到伊斯蘭投資者喜愛!

清真投資產品:原來台積電相當受到伊斯蘭投資者喜愛!
by刻銘
2022-11-30
0

伊斯蘭教對金融市場有重大影響力,不過礙於...

Read more

何謂清真投資?詳解伊斯蘭教的投資規範

何謂清真投資?詳解伊斯蘭教的投資規範
by刻銘
2022-11-30
0

伊斯蘭教是目前世界第二大宗教,而且也有許...

Read more
Next Post
毛孩商機開始發酵,掌握寵物美股的投資趨勢:不畏懼經濟衰退,十年成長的寵物產業

毛孩商機開始發酵,掌握寵物美股的投資趨勢:不畏懼經濟衰退,十年成長的寵物產業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訂閱雷司紀Telegram

近期文章

OKX 歐易交易所

歐易 OKX 入金教學|信用卡快捷買幣、錢包轉帳、C2C、大宗交易

2023-01-20
加密貨幣交易所

在 FTX 倒閉後,加密貨幣資產放哪間交易所會比較安全?答:幣安跟綠葉!

2023-01-20
加密貨幣交易所

加密貨幣出金、繳稅攻略!稅務申報、台幣美金電匯方法大全

2023-01-20
Binance 幣安交易所

鬼才阿水竟攜手幣安發紅包?社論 KOL 為何踏足幣圈?

2023-01-19

延燒話題

  • 2023 幣安出金教學|美元電匯、錢包轉帳、C2C 台幣提現

    2023 幣安出金教學|美元電匯、錢包轉帳、C2C 台幣提現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價值投資教學|合理股價怎麼計算?四種公式與方法教你!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2023 最新實測|幣安 5 種入金方式步驟、手續費比較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石油投資攻略:五大石油公司超過 10% 殖利率配息,全球存股達人的長期首選!

    3357 shares
    Share 3357 Tweet 0
  • 派網 Pionex 是詐騙嗎?平台安全性和評價整理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雷司紀X呢喃貓

熱門文章

  • 2023 幣安出金教學|美元電匯、錢包轉帳、C2C 台幣提現

    2023 幣安出金教學|美元電匯、錢包轉帳、C2C 台幣提現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價值投資教學|合理股價怎麼計算?四種公式與方法教你!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2023 最新實測|幣安 5 種入金方式步驟、手續費比較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石油投資攻略:五大石油公司超過 10% 殖利率配息,全球存股達人的長期首選!

    3357 shares
    Share 3357 Tweet 0
  • 派網 Pionex 是詐騙嗎?平台安全性和評價整理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追蹤我們

  • 首頁
  • 精選主題
  • 美股投資入門
  • 加密貨幣交易所
  • 區塊鏈科普
  • 合作專欄
  • 諮詢服務

© 版權所有 2023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查看我們網站的 隱私權保護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文章總覽
  • 精選主題
    • 人物專訪系列
    • 市場延燒話題
    • 金融投資新知
    • 省錢小撇步
  • 美股投資入門
    • 投資基礎思維
    • 大師投資策略
    • 美股投資分析
    • 投資商品知識
    • eToro 交易平台
    • IG Markets 交易平台
  • 加密貨幣交易所
    • Binance 幣安交易所
    • OKX 歐易交易所
    • Pionex 派網交易所
    • Bitfinex 交易所
    • Bitget 幣記交易所
    • KuCoin 庫幣交易所
    • BingX 交易所
    • WOO X Global 交易所
    •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 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
  • 區塊鏈科普
    • 懶人包 & 操作教學
    • 加密貨幣錢包教學
    • 基礎概念大補帖
    • 項目方 & 幣種介紹
    • NFT 資訊大解密
  • 合作專欄
    • 大杯可樂的每日金融
    • PANews 區塊鏈智庫媒體
    • BlockBeats 區塊律動
    • ODAILY 星球日報
    • Techflow 深潮
  • 關於我們
    • 諮詢服務

© 版權所有 2023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查看我們網站的 隱私權保護政策。

點擊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