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分區是什麼?其實它跟我們息息相關卻又有些陌生。買房/租屋時,你可能會在 591 或是房仲/代銷那一定會聽到這個物件是位於住1、住4、工業區或是商業區。當下你可能就聽聽而已,但其實每一個分區對於後續整個社區的發展都有很大影響,甚至會影響到這間屋子的房價。
目錄
土地使用分區是什麼?
土地使用分區,簡單來說就是「政府依照都市計畫,對都市內不同區域的規劃發展,透過分區來進行安排與規範」。
當政府依照都市計畫設定好土地使用分區後,就能夠處理更細節的規劃安排。
土地使用分區是作為都市發展極重要的一環。
例如住宅區旁的公園、工業區的道路規劃管制以及廢水、廢氣排放,以及住宅區到商業區之間的交通接駁規劃。
好比說在都市土地使用分區被規劃是「住宅區」的地,政府對這塊地的安排是供住家使用(例如透天、純住宅大樓等),就不適合有排放高廢氣、污水的重工業產業在其中,影響住宅區內住戶的生活品質。
同樣的,如果是規劃為「工業區」的地,政府對這塊地的安排就會有廢水排放、廢棄物清理等管線與交通的安排與管路設置,適合進駐的也是重工業、輕工業之類的工廠,就不適合住家遷入進去。
一個對房地產嗅覺敏銳的人,能夠從政府對都市的土地使用分區規劃想像更後續的發展狀況,進而決定是否要投入購置這個區段的房地產。
相反的,我們也可以從土地使用分區規劃,想像並評估後續可能產生的都市問題是什麼。
也就是說,參考土地使用分區就能夠作為房地產投資的參考指標之一!
土地使用分區有哪些類別?
首先,台灣的土地使用可以分為「都市土地」和「非都市土地」兩種。
非都市土地並不是我這篇文章要討論的重點(極大多數人也沒辦法買賣非都市土地),但還是簡短介紹一下他。
土地使用分區所依據的法源
非都市土地是指不是/不利於在都市中使用的。包括農業、森林、湖泊、草原、山脈等等,政府設立的目的,主要是用於獲取資源、維持生態系統和提供休閒活動等用途。它也可以用於保護環境和生態系統,作為可持續發展、保護自然資源的一種分區。
而這篇文章的重點是「都市土地」。都市土地的使用分區依據都市計畫法第十四條有詳細規定:
- 住宅區。
- 商業區。
- 工業區:
- 特種工業區。
- 甲種工業區。
- 乙種工業區。
- 零星工業區。
- 行政區。
- 文教區。
- 體育運動區。
- 風景區。
- 保存區。
- 保護區。
- 農業區。
- 其他使用區。
除了前面法規所訂的使用區外,各縣市也會自己制定符合期望跟需求的分區型態。
到這裡你是不是看到有點昏頭了?不用擔心,其實法規中多數的土地使用分區都跟買房/租房關係不大。
為了讓大家快速進入重點,我接下來主要講解三種在買房子會比較常見的土地分區類別,分別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
因為這四個區在 591 上比較出現在房屋買賣的土地分區分類中,也比較容易出現跟房屋有關的糾紛。


住宅區是什麼意思?
住宅區是指規定用作居民住宅的區域,區域內通常包括住宅、公共設施、綠地、運動場地和其他基礎設施。
它們在都市規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社區居民一個安全、健康的居住環境。
住宅區通常會位於都市郊區,但多都是住宅類型的建築物,比較單純,周邊的建設主要圍繞著居住核心來建置基礎設施,像是公共設施、街道照明、公園綠地等。
另外,也會有較多的民生娛樂和休閒設施,像是公有運動中心、游泳池、籃球場和公園等等,滿足該住宅區居民的日常運動需求。
商業區是什麼意思?
講完住宅區來講一講商業區,商業區主要是一種專門為商業活動而設置的地區,也是都市發展非常重要的組成,
如果政府對於商業區設立的規劃正確,能夠提高都市經濟活動的效率以及發展水平。
通常包括商業建築、辦公室、商店、餐館、娛樂場所等等,以及法規上規定允許在商業區設定商業活動的設施。
簡單來說,通常我們去市中心,看到有辦公大樓、百貨公司、商場等等商業活動或建築的地方就屬於商業區了。
通常,商業區會擁有比住宅區更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會有較多的商業活動。


工業區是什麼?
工業區是一個專門設計用於工業用途的區域,這些區域通常包括工廠、倉庫、研究中心和其他相關設施。
通常這個區域有許多受管理和按規定操作的環境,用於執行危險性較高、或是重複性、可能產生廢棄物的業務活動。
工業區主要會由政府特別設立一區,且會遠離住宅區(可能會臨近商業區)。
為什麼住宅區跟商業區還有劃分?
如果認真看一下 591 上面的新建案,有時不是寫「住宅區」或是「商業區」,而是「第四種住宅區」、「第三種住宅區」等等。
其實,就算土地使用分區都是「住宅區」,其實每個分區被賦予的任務其實也不會完全一樣。
以台北市為例,住宅區總共有九種不同的劃分,這些劃分通常在「容積率」與「建蔽率」上不同。
台北市住宅區土地使用分區 | 建蔽率 | 容積率 |
---|---|---|
第一種住宅區 | 30% | 60% |
第二種住宅區 | 35% | 120% |
第二之一種住宅區 | 35% | 160% |
第二之二種住宅區 | 35% | 225% |
第三種住宅區 | 45% | 225% |
第三之一種住宅區 | 45% | 300% |
第三之二種住宅區 | 45% | 400% |
第四種住宅區 | 50% | 300% |
第四之一種住宅區 | 50% | 400% |
打個比喻,如果每種住宅區上面的建物、居住人口都不加以限制。按照人的天性,就會肆無忌憚地往上蓋,如此一來會就會使得該區域發展與居住品質失衡。
因此,政府為了控制人口發展與原本的土地分區以及都市規劃發展相符,才會更精密地去計算每個住宅區該有的容積率與建蔽率。
- 容積率指的是「建築物的比例對於土地的比例」,通常以建築面積除以土地面積的比例來表示。
- 建蔽率指的是「建築投影面積和建築基地面積的比例」。白話來說,就是一塊土地上能有多少比例的面積可以拿來蓋房子。
違反土地使用分區規則有什麼罰則?
根據都市計畫法,如果違反土地使用分區規定,得處土地或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新臺幣 6 萬以上 30 萬以下罰鍰。
罰鍰還不打緊,重要的是如果被裁罰後還不乖乖改回來,政府可以「按次處罰」,罰到你改正為主。
如果必要,政府還可以停止供水供電,更極端一點,可以封閉、強制拆除或要求你採取其他恢復原狀之措施。而這些費用,都必須土地或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或管理人來負擔。
之前就有一些新聞,是買了沒辦法當作住宅的房屋,只能夠當旅館業使用,最後有許多屋主只能將房子空置在那(附上新聞連結):【極惡賤商1】首購族信賴知名建商 買到「旅館」無法住人
所以說在租屋、買房前務必要確認物件的使用分區。有些不肖屋主或賣家會故意將沒辦法作為住宅區用途的房子以住宅租人或是賣人,事後被發現除了有罰則以外,還要搬家,非常麻煩!
住宅區或商業區差異對買房/租屋有什麼影響?
最大的影響是在安全性部分,住宅區通常安全性會比其他區高一點。
因為裡面的商業活動較少,所以外來人口會比較沒有機會進入到社區之中,降低了人來來去去的流動性,因為大多都是戶籍在那,或是長租的人。
除了上述特性之外(或者可以稱之為住宅區的優點),住宅區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
住宅區通常會遠離大型購物中心以及多種商店,像是超市、電影院、大型餐館、咖啡館和住宅用品商店等,如果要出門採買時比較遠一些,必須要開車,或是會花比較久的通勤時間。
作者總結
關於土地使用分區這件事情,大家在買房的時候其實不太會關注到,基本上看的都是棟距、交通、屋齡等等。
但即使上面的條件都是一百分,只要你在限制作為住宅區的地方住人,你就會被罰,所以下次買房、租房前先優先了解這個地址是被歸類在哪個分區。
在這一篇你應該已經瞭解了土地使用分區的基礎知識,若想知道如何查詢自己家的土地使用分區,我們也有寫相關文章
【精選專欄】
【精選文章】
- 儲蓄有多重要?要怎麼存錢?從心態建立到應對風險能力開始|小資理財 (1)
- 如何脫離月光族?7 大懶人存錢法優劣整理,讓你存出一桶金 | 小資理財 (2)
- 理財基本功!記帳的意義在哪裡?避免踩坑,越記越有錢技巧大公開 | 小資理財 (3)
- 盤點 10 大熱門記帳 App,教你不費力掌握收支! | 小資理財 (4)
- 零存整付、整存整付、存本取息差在哪?一文看懂 3 種定存法差異 | 小資理財 (5)
- 72 法則:計算本金何時翻倍的快速公式!
- 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入:哪一種績效最好?
- 定期定額介紹:適合小資族使用的投資策略
- 【複利效應介紹】指數型成長的世界第八大奇蹟
- 信用卡循環利息怎算?別再只繳最低應繳金額,小心變成卡債族!
- 割韭菜什麼意思?避免成為股市、加密貨幣韭菜攻略
- 一碼是多少?如何查基準利率?有什麼影響?最完整升息/降息知識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