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 2 月, 2023
  • 隱私權保護政策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 文章總覽
  • 精選主題
    • 人物專訪系列
    • 市場延燒話題
    • 金融投資新知
    • 省錢小撇步
  • 美股投資入門
    • 投資基礎思維
    • 大師投資策略
    • 美股投資分析
    • 投資商品知識
    • eToro 交易平台
    • IG Markets 交易平台
  • 加密貨幣交易所
    • Binance 幣安交易所
    • OKX 歐易交易所
    • Pionex 派網交易所
    • Bitfinex 交易所
    • Bitget 幣記交易所
    • KuCoin 庫幣交易所
    • BingX 交易所
    • WOO X Global 交易所
    •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 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
  • 區塊鏈科普
    • 懶人包 & 操作教學
    • 加密貨幣錢包教學
    • 基礎概念大補帖
    • 項目方 & 幣種介紹
    • NFT 資訊大解密
  • 合作專欄
    • 大杯可樂的每日金融
    • PANews 區塊鏈智庫媒體
    • BlockBeats 區塊律動
    • ODAILY 星球日報
    • Techflow 深潮
  • 關於我們
    • 諮詢服務
  • 文章總覽
  • 精選主題
    • 人物專訪系列
    • 市場延燒話題
    • 金融投資新知
    • 省錢小撇步
  • 美股投資入門
    • 投資基礎思維
    • 大師投資策略
    • 美股投資分析
    • 投資商品知識
    • eToro 交易平台
    • IG Markets 交易平台
  • 加密貨幣交易所
    • Binance 幣安交易所
    • OKX 歐易交易所
    • Pionex 派網交易所
    • Bitfinex 交易所
    • Bitget 幣記交易所
    • KuCoin 庫幣交易所
    • BingX 交易所
    • WOO X Global 交易所
    •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 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
  • 區塊鏈科普
    • 懶人包 & 操作教學
    • 加密貨幣錢包教學
    • 基礎概念大補帖
    • 項目方 & 幣種介紹
    • NFT 資訊大解密
  • 合作專欄
    • 大杯可樂的每日金融
    • PANews 區塊鏈智庫媒體
    • BlockBeats 區塊律動
    • ODAILY 星球日報
    • Techflow 深潮
  • 關於我們
    • 諮詢服務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美股投資入門 投資基礎思維

成長投資教學:股市最夯投資法則,優劣與注意事項

詳解什麼是成長型投資

by雷司紀,刻銘and1 others
2022-10-31
in 投資基礎思維
1
成長投資教學:股市最夯投資法則,優劣與注意事項
0
SHARES
2.5k
VIEWS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Twitter

本文會將焦點放在「成長投資」,介紹成長型資的優劣、崛起背景等等,讓讀者對成長投資的觀念及思維有基本認識。

2020 年正值中美貿易戰解凍、疫情爆發,影響全球金融發展。

然而今年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獲得的報酬與大盤相差無幾,資產配置中許多標的都還趴在地板上。

許多人開始質疑巴菲特,思考在價值投資策略中「投資標的之股價何時才能追上公司價值?」這個議題,並且談論是否其他的投資方法更為優秀。

因此不少人便將眼光放向探討成長型投資的策略,在今年 2020 成長型投資的佼佼者,莫過於由「木頭姐」所管理的 ARK 方舟基金:

  • 女股神 ARK 方舟基金每年超過 25% 報酬率,破壞式創新公司的投資策略揭密

目錄

  • 前言
  • 成長型投資崛起的背景:科技股當道與低利率
  • 成長型投資的優點
  • 成長型投資的缺點
  • 影響企業成長性的因素?
  • 結語

前言

所謂的「成長型投資」,就是買入那些具有潛力與競爭力,能在未來脫穎而出的企業股票,並在該企業成長趨緩後(例如營收下降、用戶增長趨緩等等)立即拋售股票,賺取股價價差,同時再去尋找下一個投資標的。

簡而言之,成長型投資就是投資公司的未來成長性 (雖然是在成長趨緩後便出場,但其實整個過程可能長達數年至數十年不等)。

和價值型投資不同,成長型股票當下股價未必是被低估的,可能與其帳面價值相符(股價淨值比 = 1),甚至遠遠超過其帳面價值(股價淨值比 > 1),只是未來其股價可能會漲得更高,因此具備投資價值。

  • 「合理股價」估算的四種方式!判斷公司股價是否合理及買入賣出時機

成長型投資是近年來相當受大眾喜愛的投資方式,連巴菲特都曾說過自己有 15% 的投資風格是使用成長型投資策略。

成長型投資之父: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
圖源:Pinterest by Trade Brains

成長型投資崛起的背景:科技股當道與低利率

近年來,成長型投資漸漸有成為主流的趨勢。近十年來,成長型投資的獲利都高於價值型投資與大盤(標普 500 指數),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1. 科技股當道
  2. 市場處於長期低利率的環境

1. 科技股當道

近年來,隨著 Google、Facebook、Amazon、Apple…等科技業崛起(又稱尖牙股 FAANG),市場上大部分的漲幅都是由這些科技巨頭帶動的,沒有投資它們的話基本上績效很難跑得贏大盤。

人們在投資科技類股的時候,主要是關注它們的未來成長性,因此毫無疑問地,科技類股絕對屬於成長股——當它們表現好的時候,自然也會帶動成長股的整體績效。

舉個簡單的例子,班上 30 個人中,其餘 20 個人的平均分數是 60 分,剩下 10 人的平均分數則是 90 分,則全班的平均分數便能因為這 10 個人而拉抬到 70 分。

上述提到的 Amazon、Facebook…等就像成長股中的優等生一樣,帶動了成長股的整體漲幅。


2. 長期低利率

所謂低利率,指的是央行向各銀行的貸款利率降低,意味著銀行能用更低的成本向央行借到錢,因此無須再祭出高存款利息來吸引人民的存款,同時也能祭出更低的貸款利率來吸引更多的企業借款。

總的來說,央行降低利率會導致以下幾種情況發生:

  1. 存款利率降低,人民開始將錢提領挪作他用,例如投資股市、債券…等等
  2. 貸款利率降低,貸款申請數量會增加
  3. 由於存款利率與貸款利率都降低,使得市場流通貨幣增加,通貨膨脹率上升

自從 2008 年金融海嘯後,美國一直處於低利率情況,這有利於成長股的發展,原因包含以下三點:

(1) 換算現值高

假設現在利率為 10% ,你存了 100 元進銀行裡, 1 年後的本利和便是 110 元,反推回來就是 1 年後的 110 元現值為 100 元。

按照這個觀念來看,不同的利率分別會有以下的情況:

  • 在利率為 10% 的情況下,一年後的 100 元換算到現在是 90.91 元
  • 在利率為 1% 的情況下,一年後的 100 元換算到現在是 99.01 元 ── 換算現值較高

要用通膨率來看也是可以,當利率降低的話,會導致通膨率升高(因為低利率代表會有更多的貨幣在市場流通),就會有以下情況:

  • 在通膨率為 1 %的情況下,一年後的 100 元換算到現在是 101 元
  • 在通膨率為 10% 的情況下,一年後的 100 元換算到現在是 110 元 ── 換算現值較高

可以看出,通膨率較高(利率較低)的情況下,未來收入的換算現值較高。

因此在低利率的環境下,擁有較多未來預期收益的「成長型企業」,自然會比「價值型企業」有更高的估值。

同時因為利率較低,等待未來收益實現的成本也較低(因為存款利率下降,使得等待時的損失減少),因此可以放心等待企業未來的收益兌現,

這也是不少投資人願意購買成長股的理由之一。


(2) 企業的未來營收更有可能實現

成長型企業為了擴張規模,大多會向銀行進行融資,

低利率就意味著向銀行貸款的利息降低,代表企業的營運成本減少,因此能達到更高的未來預期收益。


(3) 投資者開始追求更高獲利

這個理由比較像是倒果為因:由於低利率會使得存款利率降低,因此許多投資人與基金會開始尋求更高的獲利來源,也變得比較願意冒險,

成長股因為上述( 1 )、( 2 )理由,因此比價值股有著更好的表現(從 2008 年起,成長股的獲利就比價值股來得更高),使得有更多的資金流入成長股,進一步推高它們的股價。

  • 價值型投資 VS 成長型投資:十年來績效全輸,價值型投資是否已經過時?

下面以 iShares (安碩)推出的 ETF 為例,證明成長股從 2008 年起就比價值股有更高的獲利。

iShares 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 ETF 發行商之一,其上頭公司為貝萊德(BlackRock)基金,為全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因此它的產品表現具有相當的可信度。

期間:2008~2020/10/26
圖源:YCHARTS

成長型投資的優點

成長型投資最大優勢在於它的漲幅空間相當大,一般的價值股能有 100%~200% 的漲幅就已經相當可觀了,但成長股卻往往會出現 1000% 甚至 10000% 的漲幅。

因此對投資人來說,只要選對成長股,就能獲得相當可觀的收益。

以下整理知名成長股,從上市後到 2020 年 10/19 日時的漲幅(資料取自 Google Finance):

  • Amazon:約 187352.60% (每股 1.73 -> 3241.20 美元)
  • Apple:約 91415.38% (每股 0.13 -> 118.84 美元)
  • Alphabet(Google):約 2865.58% (每股 54.16 -> 1552.00 美元)
  • Facebook:約 688.67% (每股 27.10 -> 263.39 美元)
  • Netflix:約 44390.08% (每股 1.21 -> 537.12 美元)

成長型投資的缺點

1. 易受市場波動影響,股價浮動大

成長股雖然有著相當優異的成長幅度,但相對地,下行空間也相當大。

先前漲幅有 100% 的股票,隨時可能一路慘跌 200% 以上。

由於成長股的股價成長是來自於它的未來預期發展,因此一旦成長不如預期,便有可能導致股價迅速跌落。

而企業的成長,也往往與市場情況息息相關。

有時儘管該企業仍然具備強大的成長性,但卻因為市場整體陷入衰退(例如金融海嘯、新冠疫情),使得企業的訂單減少,股價也因此下跌。

例如電子零件供應商思科( Cisco system ),就曾在 2000~2001 年網際網路泡沫化時,股價一路大跌 90%。

不過如果今天市場波動是對成長型企業有利的話,那麼它們就會獲得飛躍性地成長,

像是 2020 年疫情時,Zoom、Amazon、Netflix 分別漲了約 511.57%、189.87%、177.59% (數據為 2020 年 3/1~10/20 的漲幅,資料取自:Google Finance)。

因此成長型投資人來說,市場波動是把雙面刃,遇到有利的情況便有可能賺進大把鈔票,但遇到不利的情況卻有可能大虧,所以投資風險其實相當高。


2. 股價漲勢會在何時觸頂?

由於成長股的股價是根據其未來的收入與成長性來決定的,因此很難僅憑財報就看出漲勢何時才會觸頂?

況且很多時候市場是非理性的,有可能在達到合理的水平時股價卻繼續上漲,或是在還沒達到應有的股價時就開始下跌,導致投資人難以判斷進場與出場時機。

因此市場上有幾個方法可以參考:

  1. 參照各大機構(例如銀行)發布的未來營收與股價預測 (但這些預測未必準確)
  2. 當企業的淨利下滑時可能就是衰退的警訊 (但當財報釋出時再出清往往已經慢了一步)
  3. 隨時關注企業的相關資訊,例如又獲得了哪些新訂單、拓展了哪些新業務 (但如何將這些資訊量化成股價的漲跌幅度,對投資人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上述的方法雖然有用,但也都有各自的缺點。

套一句華爾街常說的老話:Nobody rings a bell at the top or the bottom of a market (沒有人會在市場高點與低點時搖鈴提醒),

就連縱橫華爾街數十年的資深經理人,也常常看不出股價高點在哪裡,

由此可知判斷漲勢盡頭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這也是投資成長股時不得不考慮的事。


3. 大多數成長股不支付股息

成長型企業會將其營收拿來繼續再投資到業務上,以求獲得更大的擴張,因此很多的成長型企業都不會配息,例如 Amazon、Google…等公司都不曾支付過股息。

相較於配息股儘管股價下跌,仍有股息來彌補部份虧損(前提是有填權息),但成長股卻沒有這種優勢,收益全來自股價的上漲(價差所得)。

所以對於喜歡股息的投資人/存股族來說,成長股可能不是適合的投資標的。

Photo by Dylan Gillis on Unsplash

影響企業成長性的因素?

此外,投資成長股需要判斷「企業的成長性」,但這比較屬於質化分析的一環,並非人人都有能力做出精確的判斷。

像我在判斷公司的「未來性」時,往往會考量超過 20 種以上的資訊和因子,並搭配難以言傳的思維模式,最後找出所謂的「寶藏股」。

以下整理三個會影響企業成長性的因子,給大家參考:

1. 高階管理層異動

高階主管對企業的影響至關重要,他們決定了企業的內部氛圍以及未來營運方向。

好的主管能夠將一間垂危的企業起死回生,糟糕的主管則能讓一間大企業由盛轉衰。

因此積極的主管自然能讓企業具備進步的動力,進而帶動整體成長。

市場上也經常發生因為高階主管的負面行為,導致股價崩盤的事情。

舉例來說,Uber 的前任創辦人兼 CEO Travis Kalanick 就是最好的負面案例:

Kalanick 是一位相當自大的執行長,不僅總在各國拓展業務時和當地政府發生衝突(抨擊該國法律老舊),Uber 更在他的領導下接連爆出內部性騷擾與在 Lyft、Google 中植入惡意程式竊取顧客與資訊等醜聞,重挫公司形象;

一系列的負面新聞導致許多人不滿,使得 2017 年時有人發起「Deleteuber」運動,並竄上推特熱搜,約有 20 萬人因此刪除 Uber,公司估值也一路從 650 億美元下跌到 500 億美元,最終 Kalanick 也被迫黯然離開 Uber。

由此可知,高階主管對企業的影響有多麼巨大!


2. 產業型態變化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產業的變化也相當迅速,像是幾年前還很熱門的 VR 、AR 議題已經不再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反而 5G 成了市場的新寵兒,大家紛紛對相關企業進行投資。

另一個著名的案例,是以往的實體遊戲光碟片也逐漸被 Steam、PS Store 等雲端商店取代。

近期微軟與 Google 也已經推出雲端暢玩的服務( Xcloud 與 Stadia),可以直接透過租借的方式來玩遊戲,宛如遊戲界的 Netflix。

當新的產業或產品出現時,必定會有相應的成長空間,因此也可以藉由關注市場上有哪些產品與產業即將問世,來找到值得投資的成長型標的。

  • 掌握 5G 投資關鍵,我打算買美股 AMT (美國電塔公司) 的六大理由
  • 主題分析:雲端串流遊戲
  • 毛孩商機開始發酵,掌握寵物美股的投資趨勢:不畏懼經濟衰退,十年成長的寵物產業
  • 【美股分析】直覺手術 ISRG Intuitive Surgical Inc 

3. 景氣循環 (Business cycle)

當市場在運作時,都會經過擴張期→收縮期→衰退期→復甦期→再擴張→再收縮…的過程,而這過程被稱為景氣循環;

不過目前景氣循環的週期流程、確切發生原因至今都難有個定論(每個學者提出的週期與原因都不同),有的認為是生產過剩,有的則認為是戰爭等外部因素所造成,甚至也有部分的人懷疑景氣循環是否存在。

不過歷史上確實發生過好幾次股價崩盤後又再度復甦的情況,當市場從這些災難中復甦的過程就是一次景氣循環,企業從衰退期回復到擴張期的過程,也是一種業務成長。

以下是歷史上曾造成市場陷入衰退期的重大災難(僅列舉數項著名的事件):

  • 經濟大蕭條 ( 1929~1933 )
  • 黑色星期一 ( 1987 )
  • 東歐集團經濟危機 ( 1989~2010 )
  • 金融海嘯 ( 2008~2012 )
  • 新冠疫情 ( 2020~? )

一般來說,公認的景氣循環週期大約是每 6~10 年會發生一次,不過這只是粗略的估計,與實際情況未必相符。

例如像是 2008 年的金融海嘯到 2020 年的新冠疫情之間就隔了 12 年。

景氣循環除了可以運用在成長股投資之外,其實也是很好的價值型投資入場時機,能夠在這時候找到便宜的好股票買進。

像知名的部落客愛榭克 izzax,就是公認的景氣循環投資大師。

  • 價值投資教學:詳解葛拉漢與巴菲特的投資心法,優缺點與注意事項
Malcolm C. Rorty 所提出的景氣循環圖 他認為景氣循環的階段應該是復甦期→繁榮期→收縮期→衰退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結語

成長型投資,講白了就是「投資公司的未來成長可能性」!

無論是公司體制、產業的未來性、營運表現、產品服務競爭力、世界未來趨勢……這一切都是分析時必須要考量的資訊。

除此之外,也能看看企業是否具有穩固的護城河,來維持它們的未來成長(雖然護城河是價值型投資的概念,但其實也能沿用到成長型投資上):

  • 價值投資教學:企業的護城河分五種!巴菲特護城河理論「可口可樂永不申請專利的理由」

另外,使用成長型投資要注意的一點是:「勿將成長型投資當成價值型投資來使用。」

有些人會在持有的成長股發展趨緩後,認為該股還有繼續持有的價值,因此遲遲不肯脫手。

但這個時候,你的投資觀念其實已經轉變成「價值投資」了!

不是說這樣不好,畢竟如果公司經營得當、獲利穩定,長期持有也沒什麼不好的。

只是這時候你應該切換成「價值投資思維」來判斷這支股票是否能繼續持有。

很多人常常會把價質投資和成長投資兩者搞混,因此下一篇文章我會來實際比較這兩個投資策略上的差異:

  • 價值型投資 VS 成長型投資:價值投資十年績效全輸是否已經過時?

【精選專欄】

  • 【專欄】大杯可樂的每日金融
  • 【專欄】FTX 系列文章
  • 【專欄】幣安 Binance 系列文章
  • 【專欄】派網 Pionex 系列文章
  • 【專欄】投資必備知識
  • 【專欄】美股投資分析

【大師投資策略精選文章】

  • 【價值投資教學】ROA資產報酬率、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差異比較
  • 【價值投資教學】合理股價估算的四種方式
  • 【價值投資教學】葛拉漢與巴菲特心法的優缺點比較
  • 【價值投資教學】巴菲特企業護城河的五種內涵
  • 投資策略技巧分析:波段交易怎麼操作?
  • 價值股投資 VS 成長股投資:績效比較與策略差異
  • 破解企業財報造假模型:Beneish model (M-Score)
  • 指數化投資:適合新手的被動投資,完勝主動基金績效
  • 左側交易 VS 右側交易,哪種投資策略能獲利?
  • 【資產配置投資法教學】用 AOA、AOR、AOK 簡單完成再平衡
  • 成長投資教學:股市最夯投資法則,優劣與注意事項
  • 槓鈴投資策略:塔雷伯利用反脆弱來因應黑天鵝

【訂閱、追蹤、更了解雷司紀的小道投資在做些什麼】

  • 追蹤雷司紀的 Facebook
  • 追蹤雷司紀的 Instagram
  • 雷司紀 Linktree 免費資源

Last Updated on 2022-10-31 by Nick

Tags: 企業成長性巴菲特成長型投資投資投資攻略投資策略投資美股景氣循環科技股菲利浦費雪金融知識
雷司紀

雷司紀

關注世界上各種大小時事,思考各產業的未來,追蹤最新科技技術引領的趨勢,預測未來投資市場的走向。 希望能以判性思考的方式,將多層面的資訊整合成一個更宏觀的輪廓,如此才能更看得清一些事情。

刻銘

刻銘

追蹤時事新聞與金融知識,蒐集相關資訊並撰寫成文。 希望能將艱深的金融名詞用簡單的方式表達,讓一般人也能輕鬆理解。 【雷司紀團隊一份子】

Rick

Rick

一切從簡。

相關文章

美股投資入門|複委託跟海外券商是什麼?優缺點與適合對象介紹

美股投資入門|複委託跟海外券商是什麼?優缺點與適合對象介紹
by大杯可樂
2023-01-15
0

美股投資是什麼?美股投資安全嗎?本文我將...

Read more

聯準會一碼是多少?如何查基準利率?升息/降息有什麼影響?

聯準會一碼是多少?如何查基準利率?升息/降息有什麼影響?
byMr.西城
2022-12-15
0

我會解釋、介紹何謂升息、降息、基準利率以...

Read more

零存整付、整存整付、存本取息差在哪?一文看懂3種定存法差異 | 小資理財 (5)

零存整付、整存整付、存本取息差在哪?一文看懂3種定存法差異 | 小資理財 (5)
by大杯可樂
2022-11-01
0

定存包含零存整付、整存整付、存本取息。小...

Read more

盤點 10 大熱門記帳 App,教你不費力掌握收支! | 小資理財 (4)

盤點 10 大熱門記帳 App,教你不費力掌握收支! | 小資理財 (4)
by大杯可樂
2022-11-30
0

本文將會盤點 2022 年一些市面上評價...

Read more

理財基本功!記帳的意義在哪裡?避免踩坑,越記越有錢技巧大公開 | 小資理財 (3)

理財基本功!記帳的意義在哪裡?避免踩坑,越記越有錢技巧大公開 | 小資理財 (3)
by大杯可樂
2022-11-01
0

記帳和存錢、理財息息相關,也可以被視為是...

Read more
Next Post
價值型投資 VS 成長型投資:價值投資十年績效全輸是否已經過時?

價值股投資 VS 成長股投資:績效比較與策略差異

Comments 1

  1. 自動引用通知: ARKK, ARKQ, ARKW, ARKG, ARKF 詳解!女股神ARK方舟基金每年超過 25% 報酬率,破壞式創新公司的投資策略揭密 – leo's note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訂閱雷司紀Telegram

近期文章

OKX 歐易交易所

歐易 OKX 交易所出金教學|鏈上提現、內部轉帳免手續費提幣

2023-01-29
OKX 歐易交易所

歐易 OKX 入金教學|信用卡快捷買幣、錢包轉帳、C2C、大宗交易

2023-02-01
加密貨幣交易所

在 FTX 倒閉後,加密貨幣資產放哪間交易所會比較安全?答:幣安跟綠葉!

2023-01-20
加密貨幣交易所

加密貨幣出金、繳稅攻略!稅務申報、台幣美金電匯方法大全

2023-01-20

延燒話題

  • 2023 幣安出金教學|美元電匯、錢包轉帳、C2C 台幣提現

    2023 幣安出金教學|美元電匯、錢包轉帳、C2C 台幣提現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價值投資教學|合理股價怎麼計算?四種公式與方法教你!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2023 最新實測|幣安 5 種入金方式步驟、手續費比較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石油投資攻略:五大石油公司超過 10% 殖利率配息,全球存股達人的長期首選!

    3357 shares
    Share 3357 Tweet 0
  • 派網 Pionex 是詐騙嗎?平台安全性和評價整理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雷司紀X呢喃貓

熱門文章

  • 2023 幣安出金教學|美元電匯、錢包轉帳、C2C 台幣提現

    2023 幣安出金教學|美元電匯、錢包轉帳、C2C 台幣提現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價值投資教學|合理股價怎麼計算?四種公式與方法教你!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2023 最新實測|幣安 5 種入金方式步驟、手續費比較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石油投資攻略:五大石油公司超過 10% 殖利率配息,全球存股達人的長期首選!

    3357 shares
    Share 3357 Tweet 0
  • 派網 Pionex 是詐騙嗎?平台安全性和評價整理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追蹤我們

  • 首頁
  • 精選主題
  • 美股投資入門
  • 加密貨幣交易所
  • 區塊鏈科普
  • 合作專欄
  • 諮詢服務

© 版權所有 2023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查看我們網站的 隱私權保護政策。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文章總覽
  • 精選主題
    • 人物專訪系列
    • 市場延燒話題
    • 金融投資新知
    • 省錢小撇步
  • 美股投資入門
    • 投資基礎思維
    • 大師投資策略
    • 美股投資分析
    • 投資商品知識
    • eToro 交易平台
    • IG Markets 交易平台
  • 加密貨幣交易所
    • Binance 幣安交易所
    • OKX 歐易交易所
    • Pionex 派網交易所
    • Bitfinex 交易所
    • Bitget 幣記交易所
    • KuCoin 庫幣交易所
    • BingX 交易所
    • WOO X Global 交易所
    •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 其他加密貨幣交易所
  • 區塊鏈科普
    • 懶人包 & 操作教學
    • 加密貨幣錢包教學
    • 基礎概念大補帖
    • 項目方 & 幣種介紹
    • NFT 資訊大解密
  • 合作專欄
    • 大杯可樂的每日金融
    • PANews 區塊鏈智庫媒體
    • BlockBeats 區塊律動
    • ODAILY 星球日報
    • Techflow 深潮
  • 關於我們
    • 諮詢服務

© 版權所有 2023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查看我們網站的 隱私權保護政策。

點擊複製